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夏曾佑《中国古代史》导入新课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讲话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第3课课程标准02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012.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速亡的原因。【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关史实,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秦朝政治制度、国家统一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秦朝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了解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秦朝政治制度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学习目标目录本课结构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统一符合国家、民族利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施行暴政短命而亡第一章秦的统一灭韩前230年灭楚前223年灭魏前225年灭燕前222年灭齐前221年灭赵前228年1、秦王扫六合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合作探究秦王扫六合(1)秦灭六国的原因有哪些?①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②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六国,具备了统一的条件。③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④兼并战争促进了局部统一,有利于全国统一。⑤各地区经济文化关联加强。(2)秦灭六国有什么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②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播,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③符合人民共同愿望,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推动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④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大海陇西长城南海六合之内,皇帝之上。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北方:北击匈奴,夺河套,修长城,筑直道南方:南平百越,修灵渠,置郡县西南:开辟“五尺道”,辖管西南夷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1)结束了战乱局面,符合历史潮流,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①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制度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2)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秦朝巩固政权?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得天下守天下2、大一统帝国体制的建立◆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专制主义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是管理形式。【从“天下共主”到“皇权独尊”】(周)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整顿)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礼记》(秦)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本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1)称号的由来:德高“三皇”,功过“五帝”。(2)特点“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