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名医类案从脾论治妇人病VIP免费

名医类案从脾论治妇人病_第1页
1/6
名医类案从脾论治妇人病_第2页
2/6
名医类案从脾论治妇人病_第3页
3/6
《名医类案》从脾论治妇人病刁玉芳;吴克明【摘要】《名医类案》中妇科医案在第十一卷,所载医案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大多数都侧重于从脾论治,体现了妇科病从脾而入的观点.书中所辑医案证型丰富,辨证精确,包括脾气虚证、脾虚下陷证、脾阳虚证,而且根据其医案不难得出脾虚往往与肾虚、肝郁、血瘀、痰湿、火热、肺虚等合并存在且相互影响,形成脾肾虚寒证、脾虚湿困证、肝郁脾虚、脾肾阳虚、热扰心脾证、脾肺气虚证、脾虚血瘀等,涉及的病种有月经量少、月经量多、经色不正、月经后期、闭经、崩漏、带下病、痛经、经行诸症、妊娠病、恶阻、胎漏、堕胎、产后病等,现作以下简要阐述.【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22)004【总页数】2页(P456-457)【关键词】名医类案;妇科医案;脾虚证【作者】刁玉芳;吴克明【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0072;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1《名医类案》[1]是江瓘及其子江应元、江应宿编集,该书成书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记载了明代以前历代名医医案2400余例。全书共十二卷,其中妇科医案在第十一卷共有二十门,所载医案大都从脾论治,体现了妇科病从脾而入的观点。血液正常循行离不开气的固摄,气的摄血作用主要体现在脾气统血的生理功能。脾气充足,发挥统摄作用使血行脉中而不至于逸出脉外。若脾气虚失于统摄,往往导致各种出血病变,在妇科则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甚至崩漏、胎漏、堕胎等。如案“归大化之内患月事不期崩血昏愦,发热不寐。虚极。或谓血热妄行,投以寒剂,益甚;或谓胎成受伤,投以止血,亦不效。乃延薛诊之,曰:此脾虚气弱,无以统摄故耳。法当补脾而血自止矣。用补中益气加炮姜,不数剂而效。”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为统血摄血之脏,具有运化功能。而崩漏虚多实少,况女子以气为本,以血为用。故治当以益气健脾,使脾气得升、冲任得固、气旺血宁、漏下自止[2]。《景岳全书》曰:精血为水谷经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入于脉也,凡其源之而来生化于脾,在男子则化而为精,妇人则上为乳汁,下行血海而为血脉。若脾气虚,气血生化无源,则会出现妇人月经量少、月经后期、闭经等,如“一妇人素有头晕,不时而作,月经迟而少。薛以中气虚,不能上升而头晕,不能下化而经少,用补中益气汤而愈。”《妇人良方大全》曰:新产之后虽无疾,宜将息,调理脾胃,进美饮食,则脏腑易平复,气血自然和调,百疾不生也。妇女孕产过多,或分娩时失血过多,气随血脱,或产后失于调护,而损伤脾气。脾气亏虚,脾不固摄,则见清气下陷或脏器下垂,故治当以益气健脾,升清举陷。如案“丹溪治一妇产后阴户下一物,如合钵状,有二歧。此子宫也,气血弱故随胎下之。用升麻、当归、黄芪大剂服2次。更用皮工之法,以五倍子作汤,洗濯皴其皮,后觉一响而收入。”脾虚清阳陷于下焦,郁恶不达则发热。李东垣曰:此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脾胃下流之湿气闷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燥热也。其实质主要是脾胃元气虚馁,升降失常,清阳下陷,脾湿内流,下焦阳气郁而生热上冲,加之化源不足,“中焦取汁”不足以化赤生血,则心血不足以养阴而致心火独亢而出现的热象。如案“薛氏治一产妇,咳嗽痰盛,面赤口干,内热晡热,彻作无时。薛曰:此阴火上炎当补脾肾。遂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愈。”脾阳虚,运化失权,水湿不化,气血生化受阻,在妇科多表现为月经不调、经行泄泻、带下、手足厥冷、浮肿等证。如案“薛己治一妇,素性急,先因饮食难化,月经不调。服理气化痰药,反肚腹膨胀,大便泄泻。又加乌药、篷术,肚腹肿胀,小便不利。加猪苓、泽泻,痰喘气急,手足厥冷,头面肢体肿胀,指按成窟。脉沉细,右寸为甚。喜其脉相应,遂以加减肾气丸料服之,小便即通,数剂肿胀消半,四肢渐温,自能转侧。又与六君加木香、肉桂、炮姜治之,痊愈。”薛立斋曰:脾肾之气虚寒,渗泄之令不行,生化之气不运,即东垣所云水饮积留,若土之在雨中则为泥,得和风暖日水湿去而阳化,自然万物生长。湿困于脾或由外感,或由饮食不节,或失治误治导致。脾虚水湿不化,湿聚成痰,痰湿下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名医类案从脾论治妇人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