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镇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思考目前,**乡紧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契机,有效的将党员志愿服务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引导广大党员自觉践行合格党员标准,主动对接精准扶贫,取得了困难群众得实惠、广大党员受教育、基层组织强力量的良好效果,获得省市县重要报刊媒体的大力推广。一、主要做法1、打牢思想基础。为把全乡党员的思想凝聚到助力精准扶贫的志愿服务精神上来,乡党委借力党员春训、“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集中学习机会,广泛开展党员先进性、党性修养、志愿服务精神等方面的学习教育。先后组织全乡500余名党员集中开展了以“连心贫困户、永葆先进性”为主题的集中学习和党员志愿服务助力精准扶贫的主题交流讨论活动,分支部组织党员广泛开展《党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的学习,突出先进性意识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连心服务群众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同时广泛利用共产党员、远安党建、美丽**等微信公众号学习平台及党员学习交流微信群、qq群等开展线上交流学习,党员党性修养和志愿服务意识有所增强,全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基础较为坚固。2、创新活动载体。为进一步把党员志愿服务助力精准扶贫活动办出实效,**乡抓牢志愿服务的各个环节,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打造一支“突击队”。从全乡个人政治素质高、双带能力强、群众评价好的党员中精挑细选126名,组建了12支“山里红”党员志愿服务队,补位精准扶贫工作。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的方式,与贫困户结成长期固定对子,定期上门提供及时有效的便民服务。配发印有标识的服务包和记录簿,实行亮职履责。乡设立志愿服务中心,各支部成立志愿服务站,及时为服务队提供充足的“补给”,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二是抓住两个“精准点”。坚持需求导向,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把精准扶贫户分为六大类,把志愿服务内容定为:政策宣讲、实事服务、个性帮扶、心理关怀、精准扶贫等五个方面,涵盖生产生活各个角落,实行精准第1页共3页帮扶到点。根据党员分布及能力情况,按照相互认领、组织审核、指定帮扶、公示承诺等严格程序,引导党员主动对接帮扶对象,做到精准结对到点。截至今年6月底,这批特殊的“跑腿党员”共作出扶贫承诺414项,开展物资代购238次,出行接送141次,生产援助182次,产业帮扶100多户,累计服务4100多人次。三是落实三项“硬机制”。细化管理,制定出台《党员志愿服务队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志愿者服务职责、工作纪律、服务要求等指标;定期总结,支部每月召开总结督办会,检查工作日志,听取志愿党员汇报并解决疑难问题;强化激励,将志愿服务活动与评先表优和党员创业致富周转金发放等挂钩,保障活动健康开展。3、健全长效机制。为保障活动健康顺利开展,**乡在考核激励上下足功夫。把志愿服务直接纳入支部五星级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和党员“五星”创评之中,进一步细化“强优好实快”星级支部考评标准,探索建立党员“5+n+y”考核评价体系。结合“七一”民主测评,重新讨论确定支部党员的星级标准。同时把党员在志愿服务中的表现晒出来,围绕服务找问题、抓整改,并接受群众监督。二、启示与建议一是立足群众需求。一项好的政策的推进和落实,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群众利益,**乡正是立足群众需求,在前期大量的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摸准了贫困户的切身需求,并立足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实际,有针对性的挑选党员志愿服务者为切实有需求的困难群众提供便民服务,获得了广大党员群众的支持,使得该项获得能长期开展,永葆活力。二是突出典型带动。为了使广大党员能投身于党员志愿服务的实践中,**乡注重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中先进典型的挖掘和奖励,先后挖掘出了**等一批为群众拆房建屋、接送代办、产业帮扶、定期探望办实事的光荣事迹和优秀党员任务,在群众中形成了较好反响,引导党员之间形成了赶超比帮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党员的内生动力。三是注重宣传引导。为进一步扩大影响,**乡先后从志愿服务的党员中遴选上报了**等3名“最美基层共产党员”,推第2页共3页选了**等13名“乡贤人物”,深入挖掘了杨万军等一大批优秀党员志愿服务典型。党员志愿服务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