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情对话中放飞童心——《玲玲的画》说课潜江市实验小学李梅各位评委,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来自实验小学的参赛选手李梅,我说课的题目是《在温情对话中放飞童心》。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说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是以“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为主题的单元。其中第25课《玲玲的画》讲的是一件生活小事,描述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学习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玲玲情感的变化;品味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本单元教材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肯,脑,筋”等生字,理解“满意、端详、脑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随文识字、写字,以小组合作、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寓教于乐;2、利用绘本阅读,巧妙引导补白,激发学生阅读期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三)、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文章重要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制定教学重、难点分别为:重点:识记、书写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难点:品味爸爸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二、说学生:小学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掌握了许多识字方法,为开展比赛识字,写字打下了基础。二年级学生有效注意时间不长,因此教学设计中形式要多样。三、说教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比认,比写,比讲,比12012年“课内比教学”市级比武读”,采用赛读,表演读,分角色读,对比读,教师引读等方式,多方面进行朗读指导;引入绘本阅读,引导补白,激发学生阅读期待,由易到难,层层推进,落实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组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说学法:新课标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伴以绘本阅读,合作探究学习,力求达到学法迁移。五、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环节:(一)、情境导入,让童心飞扬;(二)、比赛检测,使童趣盎然;(三)、绘本阅读,还童真精彩;(四)、升华主题,给童心力量(一)、情境导入,让童心飞扬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儿童喜欢交朋友的特点,以文本中人物“玲玲”为切入口,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融入课文的故事中,让童心随着故事主人公的出现而跟着跳动,同时对新朋友名字中的随文识字也水到渠成。(二)、比赛检测,使童趣盎然;1、比认。通过引导学生“比认”,读字宝宝,交流识字方法,掌握识字规律。(设计意图:语文课要把握语文的实质,彰显语文的价值,必须充分预设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落脚点。课堂识字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上,让识字教学更加高效。)2、比写。在检测中安排“比写”环节,从观察有特点的字着手,让写字训练有针对性,激发学生认真书写的热情。(设计意图:随文写字,读写结合,让语言文字的训练“天然去雕饰”,更加灵活,更加贴近文本了。)3、比讲。让学生在比赛激励中主动去了解和讲述故事,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三)、绘本阅读,还童真精彩借助文章中出现的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着急和战胜困难后的喜悦,以绘本阅读为突破口,形象,直观地带领学生走入文本。1、由画想画,比读显满意。学生从夸一夸玲玲的画进入情境。随文识词,理解“端详”,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品味玲玲的“满意”,让学生融入到玲玲的世界中去。(设计意图:在本课的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