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祖父的园子一、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倭瓜(wěi)蚂蚱(mà)水飘..B.割掉(xiā)蚌壳(bànɡ)拨草..C.啃食(kěn)闲逛(ɡuànɡ)拴住..D.摇晃(huànɡ)明晃晃(huànɡ)瞎闹..二、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1.yīnɡtɑo()树开花了,引来了húdié()。2.祖父扛着chútou(),我拿把小chǎnzi(),一起来到园子里。三、填空。“承”是_______结构,第二笔是_______。“承”在字典中的意思:①托着,接着;②承担;③客套话;④继续,接续;⑤接受(命令或吩咐)。下面词语中“承”的意思各是什么?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承印()承蒙()继承()承重()承命()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为陈述句)蜻蜓飞得那么快,追不上。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照例句,续写句子)五、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祖父的园子里生机勃勃,有昆虫、花草、大榆树、蔬菜和谷子。()2.“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浇水、辨认谷子。()3.祖父的园子里乐趣多多,是一个色彩斑斓、充满灵性、平静自由的世界。()4.课文第1~14自然段侧重写景,表达了“我”对园子的热爱和祖父的宽容、慈爱;第15~19自然段侧重叙事,表达了“我”对祖父深深的爱与依恋。六、品读句子,回答问题。1.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用_______的语气读这句话,能感受到“我”在园子中的_______和_______。2.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仿佛”“好像”后面写的是“我”的_______,“我”认为大树和土墙都会_______________,说明在“我”眼中这些都是自己的_________,从中体会到“我”_________________。3.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因为“我”在园子里身心是_____________的,所以觉得黄瓜也是_______的。这两句____(A.借景抒情B.借物喻人),用“愿意……就……”的句式,表达了作者对园子的_______、对_______的追求。七、课内阅读训练,知识融会贯通。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1.下列对选段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描写了园子里的昆虫、花木,展示了园子的基本样貌。B.“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这些叠词很有画面感,可见“我”对园子的记忆十分清晰。C.“样样都有”“新鲜漂亮”让人体会到园中景物很多、花木繁茂的特点,以及“我”的自豪、赞叹之情。D.用了许多表示颜色的词描写昆虫和植物,表现出园中的景物色彩明丽、姿态可爱。2.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可以想象榆树的高大,它总是最先反映大自然的变化;通过“_______”“_______”两个词,可以想象榆树的健美。作者用“呼叫”“冒烟”“发光”“闪烁”这四个动词写出了榆树的_______与_______,表达了自己对园子_________________。3.选段用了哪种感情表达方式?选择正确的答案,打“√”。①直接抒情()②寄情于物()③融情于事()③托物言志()八、课外阅读训练,知识拓展运用。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