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学计算题教学谈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湖北省谷城县一中熊伟化学计算是从量的关系方面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它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化学计算能力的检测还是对学生思维逻辑性、敏捷性、发散性、创造性以及相关学科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检测的有效手段。在化学计算教学中,提倡一题多解,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创造性能力。当解一道题时,由于解题途径,解题方法和计量单位不同,得到多种解法,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在多种解法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比较,选择其中最合理最简捷的一种解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形成解题的灵活性和解题技巧。在化学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必须指导学生明确解题的根据,了解解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的一般方法。下面就结合平时自己的教学谈谈解题依据、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三个问题。一、化学一题多解的根据。在化学教学中,解答习题时是学生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化学定律、化学用语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等应用于实际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其中,化学计算题又是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在化学课程里的综合体,计算过程就是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和数学知识,进行逻辑的推理过程。因此,解答化学习题,进行一题多解,必须熟悉解题的化学依据。其主要依据有:(1)依据化学概念、理论、定律、化学用语、重要元素化合物性质和制法等。例如,溶液的有关概念,质量守恒定律、分子组成的有关概念等。(2)依据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例如,化学方程式反映了质量守恒定律,,还表示出反应式、生成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解题时,特别是计算题,大多数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来进行。(3)根据物质量的关系。例如,物质的质量、式量、分子数之间的关系等。解题时,使这些关系在头脑中闪现出来,就能容易达到目的。例如,本人在习题课中以下面习题就结合“化学一题多解的依据”来进行引导学生会使用这种方法去解题。题目:把干燥、纯净的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待试管冷却、称量,得到10.7克固体物质。计算制得氧气多少克?10.7克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在教这道题时,我就向学生发问一些问题(1)本题化学计算题涉及到哪些概念及定律?(引导学生回答出涉及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以及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反映了什么定律?(引导学生回答出质量守恒定律。)(3)再引导学生化学方程式什么物质间的关系?(可引导出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关系,由此引导出本题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比例式来进行计算这两种方法去解决本题。)二、化学一题多解的思维方法解题时,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才能正确分析题意。理解和掌握题目的内容和要求,弄清已知条件和求知条件,找出相关联的量的内在关系,形成明确的解题思路,构思解题方案。解题时,正确的思维方法,一般有三种:(1)综合法,(2)分析法,(3)综合分析法。以上面的例子为例。向同学们提出发问:(1)本题已知反应物及部份生成物的质量,要求出生成物O2的质量,对吗?(2)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去求O2的质量?(3)能否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再求出其他求知的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质量?(4)本题的解题方法是用了哪几种思维方法?一道化学题,在审题过程中,用哪一种思维方法确定解题方案,要由题目的具体条件而定。同一道题,在许多情况下,既能用综合法,又能用分析法,或者两者交替使用,但一般应以准确、简捷、适用为原则。三、化学“一题多解”的思维方法经过审题,在形成合理的解题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解题。常用的解题方法主要有图示法。计算题则常用比例法、差量法、代数法、算术法、公式法、推导法和综合法。(1)图示法其特点是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作简图,突出矛盾。先作定性分析,再标出有关量,图示法就是分析、思考、判断、推理过程。化学的推断题常用这一方法。(2)关系式法,此方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