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比较两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从地理环境差异的比较,从农业、工业和交通三个方面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以教材中的案例为载体,使学生领会“把世界组织为区域”的方法;从概念阐述出发,让学生理解区域作为空间单位的特征;形成从区域的视角看世界的思维习惯。3.通过对区域概念的分析,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区域的特征和划分过程;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以对比分析的方式进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不同区域的图片,提问: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有怎样的关联?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一个地区发展有什么影响?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2第一、二自然段,思考问题:什么是区域及其特征?一、区域概念和特征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过渡: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由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下面我们通过以下案例,分析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师讲解:(课件展示)同学们,对一个区域发展进行分析,我们该如何下手呢?一般来讲,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最后由两者共同影响一个区域的发展水平和方向。下面我们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分析这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展示)读图回答下列表格。学生活动:思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均是平原地区,且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均有很大差异,为什么呢?(展示课件)读两地的《地理位置图》、《气候》、《矿产资源分布图》等图,找出两者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这些差异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何影响?(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板书〗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我们通过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条件。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异同〖阅读〗P2-4,完成下表: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