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运动专题讲解一、复习旧知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只有质量而无形状、体积的点。它是一种理想模型,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2、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例如几秒初,几秒末,几秒时。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时间坐标轴上用线段表示时间,例如,前几秒内、第几秒内。3、位置:表示空间坐标的点。位移: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末位置与始位置之差,是矢量。路程:物体运动轨迹之长,是标量。注意:位移与路程的区别。4、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v=s/t(方向为位移的方向)瞬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平均速率: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注意: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的区别.二、重难、考点(1):力的独立性原理:各分力作用互不影响,单独起作用。(2):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分运动之间互不影响,彼此之间满足自己的运动规律。(3):力的合成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方法有正交分解,解直角三角形等。(4):运动的合成分解:矢量合成分解的规律方法适用。三、考点:A、位移的合成分解B、速度的合成分解C、加速度的合成分解参考系的转换:动参考系,静参考系。相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的运动。绝对运动:动点相对于静参考系统(通常指固定于地面的参考系)的运动。牵连运动:动参考系相对于静参考系的运动。位移合成定理:SA对地=SA对B+SB对地速度合成定理:V绝对=V相对+V牵连加速度合成定理:a绝对=a相对+a牵连四、例题讲解【例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长为L的木板B的右端放一小物体A,开始时A,B静止。同时给予A,B相同的速率v0,使A向左运动,B向右运动,已知A、B相对运动的过程中,A的加速度向右,大小为1,B的加速度向左,大小为221,要使A滑到B的左端时恰好不滑下,v0为多少?v01Av0B2【例2】:长为1.5m木板B静止放在水平冰面上,物块A以某一初速度从木板B的左端滑上长木板B,直到A、B的速度达到相同,此时A、B的速度为0.4m/s,然后A、B又一起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8.0cm后停下.若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它与长木板B的质量相同,A、B间的动摩擦因数=0.25.求:(取g=10s2)(1)木块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2)小物块相对于长木板滑行的距离(3)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木板的右端滑落,小物块滑上长木板的初速度应为多大?vA【例3】: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速度2沿直线向左滑向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反回光滑水平面,速率为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12时,才有21B、若12时,则22''C、若12时,则22D、不管2多大,22'【例4】:物块从光滑斜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所示,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A、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B、物块将仍落在Q点C、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左边D、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右边QP【例5】: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右图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4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1,AB间的距离L=2m,g取10ms(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2【例6】:如图17所示,水平传送带的长度L=5m,皮带轮的半径R=0.1m,皮带轮以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