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第四章达标检测卷生物(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当抗原首次入侵机体时,分化为浆细胞的是A.巨噬细胞B.B淋巴细胞C.T淋巴细胞D.记忆细胞2.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A.氨基酸和核糖体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C.核苷酸和核糖体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3.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发应4.以下行为可以传染艾滋病的是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B.与艾滋病人共用剃须刀C.与艾滋病人握手D.与艾滋病人拥抱5.SARS病毒感染人体并且侵入人体细胞之后会引起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6.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并消灭寄生在细胞内的病毒B.癌症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因此可以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来预防癌症C.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淋巴细胞数量有关7.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主要是动物传播给人而致,狂犬病毒的糖蛋白能与乙酰胆碱结合,决定了狂犬病毒的噬神经性。下列关于狂犬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狂犬病毒是一种神经性毒素,其特异性的抗原决定簇主要由糖蛋白组成B.狂犬病毒主要是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因此一旦发病,致死率可达100%C.在被正常的犬、猫等动物咬伤之后,应立刻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疫苗是具有高度狂犬病病毒活性的病原体所组成的D.注射狂犬疫苗属于被动免疫过程8.目前,我国使用H1N1流感疫苗预防甲型H1N1流感。这种疫苗注射到健康人体内,会引起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是A.非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B.特异性免疫,产生抗原C.非特异性免疫,产生抗原D.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9.中国学者屠呦呦先生数几十年研究的青蒿素,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能够引起人患疟疾,引起高热,寒战等症状,严重时可致命,下列有关于疟疾的说法,错误的是A.疟疾在人体内寄生时,主要依靠人体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所需要的物质以生存B.疟疾引起的高热等症状,可能与巨噬细胞等特异性的吞噬疟原虫有关C.病人体内清除疟疾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细胞免疫过程D.疟疾能够特异性的侵入红细胞,这说明疟疾能够特异性的识别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10.下列关于某人免疫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能裂解靶细胞同时可以直接清除靶细胞中抗原B.浆细胞与细胞毒性T细胞中的基因和mRNA均存在差异性C.巨噬细胞等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D.浆细胞接受抗原的刺激后可以迅速增殖和分化11.进入人体的蛇毒、艾滋病病毒以及体内的肝癌细胞被清除的方式分别是A.体液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B.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C.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D.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12.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发病迅速,消退亦可迅速,有剧痒。下列对过敏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敏反应的基本特征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B.通常将引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