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单元复习本章知识结构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数量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空间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合理容量人口的迁移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的增长模式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的自然增长2、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3、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出生率-死亡率(新增人口由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共同决定)↓增长缓慢农业革命↓增长加快工业革命↓增长更快(近100年为迅猛增长)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增长缓慢增长快速↓↓鼓励生育计划生育接纳移民根本影响因素:生产力水平(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根据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划分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分布在个别国家分布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发达和少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缓慢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迅速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缓慢(零或负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是由死亡率的下降造成的。•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是由出生率的下降造成的。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4.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A.②③④①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注意四幅图中纵坐标数值变化常见的6种地理统计图找底边、看原点、平原轴、总和100%A金字塔图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长期高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主要是育龄人群比重高,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第二种,静止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这种类型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如果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第三种类型。第三种,收缩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育龄人群比重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将呈负增长,人口缩减。(1)国际通用的人口年龄结构指标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多属年轻型,而现代型多属老年型。因此发展中国家多出现人口年轻化现象,发达国家多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年龄结构类型少年儿童(0~14岁)人口比重(%)老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年轻型40以上4以下成年型30~404~7老年型30以下7以上人口老年型和年轻型(2)人口的年轻化和老龄化项目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人口年龄结构趋势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人口问题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费也会随之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的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对策:特点:①老年人口基数大;②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③高龄化趋势明显;④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⑤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对策: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确保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33、、44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的迁移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3、人口迁移的影响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前:旧大陆→新大陆二战后:落后→发达•自然环境的变化:气候、土壤、植被、水文、资源、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的变化:经济发展、交通通信、文化教育、政策、政治变革、战争、宗教等;•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家庭、婚姻、工作等。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实例实例我国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墨西哥农民偷渡到美国美国攻打阿富汗塔利班,大批阿富汗平民穿越边境逃往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