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水库移民工作情况汇报“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县水库移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移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XX]17号)文件精神,大力加强移民区基础设施改造,整村推进移民示范村建设,扶持移民产业开发,增强移民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创新思路、规范管理、锐意进取,促进我县移民工作又快又好发展。我县20XX年荣获省政府颁发的全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先进县、20XX年获全省移民资金绩效考评二等奖、20XX、20XX、20XX年获全市移民综合工作一等奖、20XX年获市社会扶贫工作先进单位、20XX、20XX年分获县直单位支持新农村建设第二名、第一名等荣誉称号。一、主要工作情况:1、兑现落实政策。兑现落实国务院[20XX]17号文件,是做好新时期水库移民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我县重点抓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调查核定移民人口。经核定,我县大中型水库移民48705人,其中已核定移民34367人,无法核定人口14338人,这些移民全部分布在我县12个乡镇、133个行政村、651个村小组。二是确定扶持方式,按照“一个尽量、二个可以”的要求,我们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的基础上,对已核定移民全部实行现金直补扶持,对无法核定人口实行项目扶持,实现了国发17号文件最根本、最实质性的扶持方式的转变,达到了国家规定要求。三是发放直补资金。通过财政惠农“一卡通”,我们在资金到账后的一个星期内,将直补资金全部直接发放到移民手中。至20XX年12月底,累计发放现金直补资金10743.435万元,没有发生一起漏发、重发、错发的现象。2、开展项目扶持。为了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移民发展能力,我县着力抓好三大扶持: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乡村公路、自来水、农田水利设施等;二是进行产业扶持,建立了具有库区资源特色三大种养业生产基地,即以板栗、南丰蜜桔为主的果业、以大库养鱼为主的水产养殖基地和以万坊镇为中心的蛋鸡养殖基地;三是开展科技培训。通过请进来、第1页共4页走出去的办法,开展了以会代培、自主办班、委托培训、实地指导等多种方式的培训,培训主要内容有农业生产实用技术、职业劳动技能、移民政策业务等。五年来,我县累计争取上级移民资金扶持8166.57万元,共修建自来水101座、饮水井6口;修公路521.5公里,其中水泥路381公里,修桥涵32座,其中百米大桥1座;新建维修水库83座,水渠182千米、堰坝堤闸64处、提排灌站30座、防护堤23处25千米,改造中低产田1510亩;建设移民示范村36个;修建校舍17栋6550平方米,建敬老院2所75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1447平方米,垃圾屋8个。改造板栗园5130亩、种植南丰蜜桔7600亩、麻姑仙枣2480亩、油茶1450亩;扶持水面养鱼1.5万亩、网箱养鱼150亩、池蝶蚌1200亩;养猪场4座7500头;油茶加工厂1个;培训移民5400余人次。通过上述项目的扶持,1.95万人用上干净、卫生自来水,其中移民1.4万人;133个移民行政村全部修建了水泥路,受益人口5.2万人,其中移民3.6万人;增加农业灌溉面积1.4万亩,67%的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各移民示范村村容村貌整洁,户户硬路相通,家家改水改厕,民主管理,乡风文明,受益人口11000人,其中移民8100人。在产业扶持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南丰蜜桔、板栗、麻姑仙枣已具规模,大库养鱼、鳜鱼养殖已成我县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据统计,五年规划期间,移民人均新增果业面积0.3亩,深度开发水产养殖面积1.5万亩,移民人均收入达4349元,比2005年增长85%;移民贫困人口由2005年的14561人减少到5220人。累计受益人口达10.85人次,其中移民8.12人次。3、维护社会稳定。国务院17号文件的颇发实施,一度引发了社会各方面矛盾,越级上访、聚众闹事事件不断,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为此,我们采取三项措施确保社会稳定: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改进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做好移民群众的思想工作;二是深入移民区调查研究,抓好项目建设,切实帮助解决移民群众的困难;三是制定移民维稳预案,健全工作机制,对于极个别别有用心分子予以坚决打击。几年来,我县没有发生一起移民越级上访事件,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