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骨关节炎的中医药防治VIP免费

骨关节炎的中医药防治_第1页
1/7
骨关节炎的中医药防治_第2页
2/7
骨关节炎的中医药防治_第3页
3/7
骨关节炎的中医药防治一、概念骨关节炎是在机械性和生物性因素作用下,使关节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软骨下骨正常合成与降解失衡,导致关节软骨退变、纤维化、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及骨赘形成,出现关节疼痛、活动限制等表现的一种疾病。二、骨痹定义(一)中医没有骨关节炎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痹证”“骨痹”畴。骨痹病名首见于《黄帝经》。(二)《素问·长刺节论》篇:“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指出骨痹的发病部位在骨,临床表现以关节沉重、疼痛为主要特点。(三)《素问·气穴论》:“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为骨痹……”指出骨痹发病原因为寒邪久羁,气血失调。(四)骨痹定义:是因气血亏虚,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肢体关节沉重、僵硬、疼痛,甚则畸形强直、拘挛屈曲三、骨痹的病因病机(一)病因骨痹的病因主要有:感受外邪、正气亏虚、痰瘀互结。1.感受外邪包括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导致邪气留滞筋骨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骨痹;或者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导致邪气留滞筋骨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发为骨痹。2.正气亏虚(1)《经》强调“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诸病源候论》:“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也……由人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指出正气亏虚为痹病发生原因。(2)《素问·逆调论》“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指出肾虚髓减是骨痹的病因。3.痰瘀痹阻(1)痰的主要生成包括: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生痰湿,外感湿邪,聚而生痰,痰湿停。淤的主要生成包括:痹久入络,血行迟缓,瘀血生。痰瘀形成以后,往往形成一种痰瘀互结的局面,痰瘀阻滞经络,至使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凝聚骨节,发为骨痹。页脚(2)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中提出“痹有瘀血”观点并创身痛逐瘀汤治疗。(3)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卷七》“痹”篇中提出“久病入络”的学术思想。他提出“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经年累月,外邪留著,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指出痹证日久,痰瘀互结,阻滞经络,提出运用虫类药治疗痹证。(二)病机1.骨痹的主要病机为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2.骨痹病位主要在骨,可涉及筋、肉、关节,与肝脾肾密切相关。3.病性:多虚实夹杂。实为风、寒、湿、热、痰、瘀,虚为肝脾肾亏虚。四、骨痹的中医治疗中医治疗骨痹,方法众多,多配合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主要包括中药治疗、服汤药治疗、针灸治疗、针刀治疗、推拿按摩、熏蒸治疗、外敷治疗、中药离子导入。主要分为治和外治两大类。(一)中药治疗1.治则治法(1)扶正:补益肝肾,调和气血。(2)祛邪:祛风散寒,利湿清热;活血化瘀,化痰通络。2.辨证论治—辨证分型骨痹的辨证分型分为四种:寒湿痹阻、湿热痹阻、肝肾亏虚、痰瘀互结。(1)寒湿痹阻①证候:四肢关节疼痛,或有肿胀,疼痛固定,痛如刀割,屈伸不利,昼轻夜重,怕风冷,阴雨天易加重,肢体酸胀沉重。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象弦紧。②以关节疼痛、肢体酸胀沉重、怕风冷、阴雨天易加重为辨证要点。③治法:散寒除湿,祛风通络。④方药:薏苡仁汤加减。薏苡仁30g、苍术15g、川芎12g、当归12g、麻黄9g、桂枝12g、羌活15g、独活20g、防风12g、制川乌10g(先煎)、川牛膝20g。⑤方解:方中薏苡仁、苍术、羌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川乌、麻黄、桂枝温经散寒;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川牛膝活血通络。页脚⑥加减法:如关节肿胀或有积液,可加茯苓、泽泻、车前草;如上肢痛甚加细辛、片黄;下肢痛甚加松节、钻地风;如服药后有咽干、咽痛等症出现,可酌加麦冬、生地、玄参。(2)湿热痹阻①证候:关节红肿,灼热焮痛,或有积液,或有水肿,肢节屈伸不利,身热不扬,汗出烦心,口苦粘腻,食欲不振,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象滑数。②以关节红肿热痛、口苦粘腻、纳呆、苔黄腻为辨证要点。③治法:清热除湿,蠲痹通络。④方药:四妙丸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骨关节炎的中医药防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