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鞋里的阳光》说课稿麻镇中心小学李娟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一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我将本课分为了两个课时来完成,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说课: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一、说教材《棉鞋里的阳光》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课文通过对小峰母子给老人晒棉被晒棉鞋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对话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好风尚,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学会体贴。奶奶老了,妈妈格外体贴,把老人的棉被晒一晒,让她睡得更暖和。贤淑的举动影响着幼小的心灵,小峰也学会了学着妈妈的样子,帮奶奶晒棉鞋,阳光钻进了棉被,钻进了棉鞋,温暖了奶奶的身体,小峰母子俩的孝心也随着阳光温暖着奶奶的心。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能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5自然段并且理解其内容。(2)通过学习课文1-5自然段来认识其中的“棉、照、被、盖、晒”等五个生字,会写“妈、奶”这两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探究式地学习,理解课文五个自然段,并背诵。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做一个关心老人、体贴长辈、懂事的孩子。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理解其内容。2、认识13个生字,会写2个字。教学难点: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四、说教法朗读教学:(l)利用小组合作朗读这种形式旨在围绕课文重点,人人都参与交流,人人都有发表个人想法的机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用不着过多的讲解和提问,只对学生读不到位的语气给予点拨和鼓励,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对“妈妈”产生敬仰之情。(2)利用朗读、评价以及老师的导语使学生明白是妈妈的行为影响了小峰,小峰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帮奶奶晒棉鞋。阳光钻进了棉被,钻进了棉鞋,温暖了奶奶的身体,母子俩的孝心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奶奶的心。五、说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用来巩固识字效果。(二)谈话:1、明确本课目标2、在朗读中感悟两代人关怀长辈的浓浓深情。(三)学习1-4段(理解“舒服”、奶奶的幸福)1、朗读1-4段,如果你的小伙伴读得你不满意,就帮帮他,如果读得很棒,就夸夸他。让学生明确要干什么,怎样干。提出问题,自读自悟2、读了课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小峰做了一件什么事?他为什么这么做?(四)学习5-8段分角色朗读妈妈、奶奶、小峰的话。(五)总结归纳六、说教学反思《棉鞋里的阳光》这篇短文,妈妈给奶奶晒棉被的贤淑之举,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小峰的行为,不声不响地给奶奶晒了棉鞋。这是母行子效的魅力,那么如何让他们母子的榜样力量,深深扎根学生心间而促其孝行呢?经过反复探究研讨,我在教学中特别关注了以下三点:一、注重朗读教学中,我抓住了那些能彰显人物精神品质的对话、动作、心理描写,尤其是重点关键词的深入感悟,采用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反复品悟孝心的内涵,萌生孝心之举的愿望。二、强化成句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为此我全力将它贯穿于整节课堂之中。如:让学生用“因为……所以……”句式回答问题,循序渐进地仿说句子训练等。最后,在感悟课文时,没能抓住具体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我把课文想的太简单了,觉得学生读熟后就能明白,其实不然。本来我想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整体感知内容,又一想,觉得没必要,于是改为让学生自己说,我给出提示,实践证明学生可以自己完成。接下来我就妈妈是个怎样的人、小峰是个怎样的孩子向学生提问,学生的回答很表面化,而我此时却没有引导学生再去读文思考,只是问:除了用好来说,还可以用什么?脱离了文本的阅读,学生实际是在猜,没有意义。接下来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