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著国学经典的读后感作文题目读.有感【篇一: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阅读人生路——国学经典读后感蓝天双语小学董芳不记得什么时候与书结的缘,仿佛是一件很久远的事情,我不想问…因果,也不想问年月,只愿在这条阅读之路上慢慢前行,直到永远…与书初相识沿着记忆的绳索向回眺望,终于于漫无边际的迷蒙中觅得了点点的星光,那是一种微小但却闪亮的光芒。首先闯入脑海的,是一个小孩捧着姐姐的教科书一边听姐姐讲述书“”上那些有趣的故事,一边凝视着书上简笔画的插图,有乌鸦喝水、“”“”狼与山羊、狐狸与乌鸦等等。第一次听说这些新奇的故事,那些小动物的形象便深深地刻入了脑海。对善恶、美丑、好坏的判断也在那不经意间萌生,并一直延伸到了今天。小时候的我对读书并不十分感兴趣,那时候只是对书上画的那些精美图画倍感稀罕。直到有一天,随母亲去外公家,在外公家的窗台上看到了一本破旧的《三国演义》,随手一翻,竟被里面的精彩情节所吸引。走的时候偷偷地将书塞进自己的书包,回到家里抽空便坐在门“”槛上读那破书。也许是第一次读长篇小说的原因吧,竟然有一种很过瘾的感觉,恨不得一口气将它读完。如今书中的文字早已模糊,只是对那时读书的情景还记忆犹新。自那以后,只要视野范围内有书可读,我便会贪婪地去攫取。尤其是《诗经》、《弟子规》、《三字经》那些国学经典,一律都不放过。枯燥的书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渴望已久的课堂,也盼到了发书那美妙的时刻。将那些花花绿绿的书本捧在怀里,真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儿便是包书皮儿,那叫一个用心啊。可是很快那股新鲜劲儿就过去了,课堂上听老师翻来覆去的讲语文,“”讲数学。久而久之,它们竟成了我最不愿看到的朋友。每天老师都会布置大量的抄写任务,就是从那书本上抄那些无聊的字词,一遍又一遍。有一次,我竟然抄着抄着就睡着了,醒来后,书上多了一道印痕。从此它在我的心中变得不再美丽,甚至有点反感呢。小学,初中,高中。我无数次从噩梦中惊醒,都是因为这些枯燥而无聊的课本,那些曾经的美好哪儿去了啊?直到有一天,我走进了大学的校门,才感受到了自由的快乐。因为从那一刻起,我又重新拥抱了书的海洋,看到学校图书馆里那密密麻麻的图书,我方才认识到自己先前看过的那些书,不过是九牛之一毛。《大学》、《中庸》、《儒林外史》??那些曾经熟悉而又遥远的朋友,又开始向我招手。我记不清那一天在图书馆呆了多长时间,也不记得到底看到了多少本可爱的书籍,只是那天晚上的梦不再是恶梦了,我像鸟儿飞向了蓝天,像鱼儿跃进了湖海。每到过礼拜的时候,同学们相继出去逛街,购物。而我却心甘情愿地泡在我的书海世界里。“”从此,枯燥二字便越来越淡了;图书馆的阅览室里便又多了一个如饥似渴的身影。经典的力量时光荏苒,转眼角色就变了,从一个学生变成了老师。曾经的理想渐行渐远,书也离我越来越远,大学时期读的那些中外名著,也慢慢的在粗茶淡饭之中当咸菜就着吃光了。新家的书架上摆着几本崭新的经典名著,但也只是摆着而已,书成了纯粹的装饰品,成了被遗忘在角落里的风景。其实一本书就是一种人生,经历了无数次的朝朝暮暮,繁华与凋落后,仍觉得读书才是人生最美的事情。春日的午后,慵懒地坐在阳台上晒太阳,饮一杯茶茗,享受着人生,顺手从书架上抄出一本《道德经》。看着看着,竟然有了一种忘身世“外的飘渺感,那些经典的文字竟深深的激荡着我的心灵: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多么深刻的道理啊!水正是因为她的不争才造就了她的无尤。曾几何时,我也成了凡夫俗子一名,争名逐利,劳心烦神,到头来落得两手空空心不宁。老子的处世哲学,不正是我们应该去借鉴学习的吗?也许这正是经典的力量,它随时都能以它的魅力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国学的约会前几天听了一场雪小禅女士的报告会,报告会的名字叫《生活与写作都是一种修行》。她穿着自制的旗袍缓缓地走进会场,那股气场在茫茫人海中也会令人最先注意到她。她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