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蒸发冷却技术运行模式(包含控制逻辑、停水停电状态运行、寒冷地区冬季运行、干工况运行、应用建议)9.1运行模式间接蒸发冷却系统以自然冷却为主,机械制冷作为补充,间接蒸发冷却系统主要的运行模式可以分为干模式,湿模式和混合模式等三种工作模式。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机组运行在干模式。此时喷淋蒸发系统和机械制冷系统都不运行,数据中心较高温度的回风经由空气-空气换热器被室外低温空气直接冷却。图9-1干模式运行示意图当外界环境温度较温和时,机组运行在湿模式。此时喷淋蒸发系统运转,而机械制冷系统仍然不运行。室外空气通过蒸发冷却系统进行预降温,然后再经由空气-空气换热器冷却数据中心的回风。图9-2湿模式运行示意图当室外温度较高且湿球温度也较高时,机组运行在混合模式。此时喷淋蒸发系统和机械制冷系统同时运行,共同来达到需要的制冷量。图9-3混合模式运行示意图参照某设计工况,三种运行模式在焓湿图上的表现形式如下:图9-4运行模式焓湿图其中干模式下,机组可以通过空-空换热器冷却数据中心IT设备,仅使用外部冷空气;湿模式下,机组可以通过喷淋来实现蒸发效应,降低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完成冷却;在混合工况下,机组需要同时开启压缩机制冷(或冷冻水机组)和蒸发喷淋,但是两部分的比例是与空气的温湿度参数有关的,例如,在24度,90%相对湿度下,机组可能需要开启DX/CW混合工况,但是在30度(或更高温度),相对湿度35%(或更低相对湿度)下,机组可使用完全蒸发冷模式。这就要求后备的冷源系统冷量可调,以适应补充冷量变化,如采用DX制冷则建议采用变频压缩机。9.2控制逻辑本部分包括机组正常运行、停水停电状态、群控模式、过渡季节等状态下的运行逻辑说明。9.2.1正常运行以机组送/回风温度25/38℃设置为例,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在供水和供电都正常时的运行逻辑如下:在部分冬季寒冷地区,当室外环境温度低于一定的温度(如-20℃)时,机组采用干模式运行,通过调节室内/外不同循环风量配比,降低室外风量,室内风机根据数据中心负载的大小恒定转速运转。同时旁通风阀开启一定角度,将室外侧部分排风旁通到室外进风侧,与室外新风混合,确保进入到空气-空气换热器的气流温度不要太低,以防室内循环空气在空气-空气换热器内结露、结冰,降低换热效果,甚至损坏换热器,在寒冷地区冬季运行需要设置配置室外侧排风旁通装置。同时对机组在该地区的应用的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机组的要求,风机、控制系统及显示器应可以满足低温环境的需求。机组箱体应具有可靠保温及隔热措施可以保证不结露。机组应具有防雪措施,不会积雪,满足风雪天运行要求。在极低温季节防止换热芯体凝露或结冰水措施,机组给排水管道应具有防冻措施。图9-5极低温运行模式当环境温度高于一定的温度(如-20℃)且低于湿模式启动点温度(如18℃)时,机组仍然干模式运行,室外风机转速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线性调节,直至达到最大转速。室内风机仍然根据数据中心负载的大小恒定转速运转。同时旁通风阀关闭。图9-6干模式运行当环境温度高于湿模式启动点温度(如干球温度18℃)时,机组以湿模式运行,循环水泵开启,将水从机组底部的储水槽中通过循环管道压送到喷淋水器,将水雾化或直接喷淋后均匀的布撒在空气-空气换热器表面,未蒸发的水则落入储水槽中,从而实现循环利用。室外风机转速在切换至湿模式的同时降低至最低转速运转,然后再根据送风温度的变化进行线性调节。室内风机仍然根据数据中心负载的大小恒定转速运转,此时机械制冷系统不开启。图9-7湿模式运行当环境湿球温度高于混合模式启动点温度(如湿球温度22℃)时,机组以混合模式运行,此时循环水泵继续运行,继续提供部分蒸发冷却能力。同时机械制冷系统开启,对欠缺的冷量进行补充,通过调节变频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或冷冻水盘管的水流量(冷冻水式机械制冷系统)来调节机械制冷补充的制冷量,与蒸发冷却系统共同提供所需要的制冷量,保持机组送、回风温度的稳定。室外风机转速根据送风温度的变化进行线性调节。室内风机仍然根据数据中心负载的大小恒定转速运转。图9-8混合模式运行以上为机组供水供电都正常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