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群文阅读梅江区嘉应中学授课班级:高一(2)班授课老师:幸珊珊每个时代都有一种先进的精神,这种精神源于我们身边每一个身份普通、岗位平凡、业绩突出的劳动者,这种精神成为了推动社会前进的源动力。•微纪录片《最美劳动者》的预期效果纪录片人物:袁隆平、张秉贵、钟扬能概括主人公的典型事例,展现人物精神;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特点;观后能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让广大师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任务一:感动人物,我来说(主持组负责)任务二:典型事件,我来选(编导组负责)任务三:新闻语言,我来品(记者组负责)任务四:学有所获,我来讲(记者组负责)•微纪录片《最美劳动者》的制作任务•任务一:感动人物,我来说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袁隆平一种热情,一种温暖,让顾客感觉到这个售货员的服务非常到位。1988年的9月18日,张秉贵雕像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前落成。陈云同志为雕像题字:“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张秉贵向我们诠释了:一个人,能将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张秉贵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钟扬•任务二:典型事件,我来选为杰出人物画像:微纪录片《最美劳动者》记者组的成员,要为这三位人物作专题报道,为了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需要选择一个更细的主题角度表现人物的价值,分别选择一个片段或一组事件(典型事件选择)进行拍摄,还要写一段旁白进行说明。(100字左右)纪录片的细节是亮点,是纪录片的血肉,是情节的具体表现形式。编导组要有细节意识,从这三篇通讯稿里抠一些细节,更好地表现人物精神。•任务三:新闻语言,我来品科学家基于事实、尊重事实不畏权威的科学探索精神;对真理温和而坚定的捍卫;更有着深入稻田、扎根土地的踏实与朴素。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更是十几年如一日的热情洋溢;不仅仅是售卖糖果,更有着对顾客的人文关怀。对种子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能深入大山收集标本亦乐意走进基层科普知识。在这三篇通讯稿中,通讯员借助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表现人物性格,还在对人物事件的记述中自然渗透着自己的思想感情,尤其当写到感人之处,作者还常常情不自禁地直接发表议论,抒发感情。记者组也要把一些议论式的语言放到纪录片中。嘉中电视台在网站上发布了微纪录片《最美劳动者》的预告。同学们反映强烈,踊跃留言。现摘录几条:钟扬院长必须成为我们的劳动楷模,他是一座精神丰碑,怎么解读都有收获,他还是一个多面体,每一个侧面都值得我们学习。——春华秋实"不是杰出者才善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钟扬以他自己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为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感人至深的人生画卷,清晰、丰富、厚重、鲜活。——藏波罗花袁隆平是这个时代稀缺的那种人。——吾辈当自强从张秉贵身上,我读到了一个高尚的灵魂,一颗火热的心。——onemore记者组随机采访几个同学的看法。•任务四:学有所获,我来讲本纪录片的三位人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入选“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燕京第九景——一位普通的售货员”张秉贵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钟扬”入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他们用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一言一行感动着中国,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还有他们的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传扬着中国的古话——“劳动最光荣”。•导演有话说紧急任务为让广大师生以身边的劳模为标杆,更深入了解校长的日常,嘉中电视台决定,增加一期节目:《致敬最美的您》——与“梅州市劳动模范”温俊伟校长的一次访谈。•任务五:访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