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一、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绝对高度(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甲点的海拔是1500米,乙点的海拔是500米甲和乙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二、地形图的分类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原理山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的绘制等高线图与景观图对比1、等高线的基本特性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④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坡缓,密集的地方表示坡陡.“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例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A.A点B.B点C.C点D.D点A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400300200100400300200100方法1山脊部位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部位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方法2内部等高线海拔高,外围海拔低,即“内高外低”为山脊;外围等高线海拔高,内部海拔低,即“外高内低”为山谷。ABCDE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山脊山谷判断等值线弯曲地方的值:凸低值为高凸高值为低⑦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鞍部EYXNM100300300200200100400400100300200米100300200米400XYMN⑧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⑨特殊等高线:0米、200米、500米、1000米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度地表起伏程度等高线特征中间疏四周密密集稀疏中间疏四周密稀疏平直较高,超过500米较高,超过500米较低,一般200—500米低,0米-200米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坡度和缓四周高中间低平坦广阔补充:判断5大地形类型不妨一试: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右边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用你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山顶鞍部山脊陡坡缓坡山谷山体的不同部位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地形部位的判读例1: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并说出字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ABCD500700E05001000米山峰鞍部山脊山谷山谷例、在下面用虚线或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练习特殊地形的等高线形态沙丘迎风坡缓火山梯田峡谷判断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的高度和地形(1)A、B两地的海拔高度(2)A、B两地的地形规律:低于低值,高于高值A:200—400B:600—800A:洼地或山间小盆地B:小山丘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值线中的较高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M、N、P、Q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A.M,NB.M,PC.M,QD.P,Q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比例尺、等高距相同(同一幅图):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2)坡度陡缓的判读02千米05千米1:1000001:500000ABCD例、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B比例尺大的坡陡;比例尺小的坡缓2千米1千米5千米5千米图幅面积、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等高距大的坡陡;等高距小的坡缓等高距大等高距小图幅面积、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例、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200220A280200D260200C240200BD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规律总结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