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血操作规范【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复合碘医用棉签、污物杯、砂轮、胶布、压脉带)、标准输血器、静脉留置针、敷贴、速干手消毒液、污物桶、锐器盒等。血袋、交叉配血单、病历本、生理盐水。一、评估要点1.评估病情、年龄、自理能力、合作程度;2.了解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输血史、过敏史等;3.评估局部皮肤及血管通路的状况。4.输血过程中观察有无输血反应。二、操作要点1、收到有备血的通知电话,测病人生命体征确认可以输血,通知送血。2.收到血制品,先三查:检查血袋装置是否完好、血液质量、是否在有效期内,并核对血型及血袋号与血交叉单是否相符。3..自身准备及用物准备,符合规范。4.确认检查输血前免疫四项及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如无报告医生处理。双人确认电脑的该病人基本信息与血单和血袋是否相符,根据医嘱准备相关用物及药品,持血单双人来到床前。5.向患者解释输血目的、血液种类,询问有无输血史、输血反应史及血型,评估局部皮肤、血管情况,协助患者排尿、取舒适卧位,挂NS冲管。6、双人再次与病人或陪人核对腕带信息、血单、血袋信息是否相符,转动血袋混匀,插入输血器,调节血液滴速,先慢后快,根据病人年龄、血制品种类、病情酌情调整滴速。7.再次核对床号、姓名、血型、住院号码,告知病人注意事项。8.做好宣教,安置病人。9.在病历医嘱单、交叉配血单上双签名。10、输血15min观察患者无不适后,根据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10、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做好记录。11、血液输毕,输注少量生理盐水冲管。12.做好记录。1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输血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2.告知患者或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3.告知患者输血反应的表现,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四、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双人查对:查对血制品名称、血量、有效期;血袋有无渗漏;血制品有无溶血、血凝块。2.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应ABO血型同型输注。3.严格遵守一次只能为一位病人抽取血交叉标本或输血的原则。抽血交叉标本时不得从正在补液的静脉中抽取。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三天之内采集的。3.血制品从血库取出后,应尽早输注,不得自行贮血,一般应在30分钟内开始输注;根据病情,血制品种类、病人的年龄大小,酌情安排合适的输注速度,先慢后快,在病人耐受的情况下尽快输注,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或细菌繁殖的危险,一般一个治疗量的血应在4h内输完。4.血制品不得加热复温,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输血过程加强巡视,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保留余血,做好记录,同时做好病人和家属安抚解释工作。6.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两袋间应输入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7.空血袋低温保存24h,之后按医疗废物处理。2附3:相关理论知识:1.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一)红细胞浓缩红细胞(CRC):每袋含200ml全血中全部RBC,总量110ml~120ml,红细胞压积0.7-0.8。含血浆30ml及抗凝剂8~10ml,运氧能力和体内存活率等同一袋全血。规格:110~120ml/袋,4±2℃;ACD:21天、CPD:28天、CPDA:35天;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①各种急性失血的输血;②各种慢性贫血;③高钾血症、肝、肾、心功能障碍者输血;④小儿、老年人输血。交叉配合试验。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过滤法:白细胞去除率96.3-99.6%,红细胞回收率>90%;手工洗涤法:白细胞去除率79±1.2%,红细胞回收率>74±3.3%;机器洗涤法:白细胞去除率>93%,红细胞回收率>87%。4±2℃24小时;作用:(同CRC)适用:1.由于输血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2.防止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输血(如器官移植的患者),与受血者ABO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