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太阳系2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人类很早就用肉眼观察到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公元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公元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次揭开了太阳系神秘面纱。20世纪50年代以来航天探测器的运用,使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3/70太阳系一、太阳系概况太阳系在银河系离中心近3万光年处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支配的天体系统——太阳系4在浩瀚的宇宙中,有许许多多的星系。其中,有一个象飞碟的星系叫银河系。而太阳系又是银河系里的一个小星系。5•除了地球、月球外,我们还知道有哪些天体在围绕太阳运动?6恒星行星彗星流星卫星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运行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7象太阳这种自己能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8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的天体叫做行星。太阳系有八大行星9木星火星金星水星地球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0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转动的天体叫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11围绕太阳转动的还有一种形状很特别的星,它拖着长长的尾巴,看上去像一把扫帚,叫做彗星。12•下面是用天文望远镜拍摄到86年哈雷彗星经过地球的情形:13我们在夜晚常看到划破夜空的亮光,那是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层摩擦燃烧产生的光。1415•这些天体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排列上是怎样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16/70太阳系17/70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其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87%,能发出强烈的光和热。八大行星:太阳系直径118亿km,合79个天文单位。太阳发出的光需要5.5小时才能穿出太阳系。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天星冥王星矮行星:小行星带:火、木星之间;冥王星外——柯伊伯环带。太阳系中行星运转共面(黄道面)。行星运动形式:自转和绕太阳公转。彗星18•八大行星记忆法八大行星的通常记法就是将八大行星的各个名称第一个字串起来:水金地火木土天海还有一种记法,虽然有些牵强,但是记忆保存的时间很长:水晶球火烧木变成了土天涯海角水:水星晶:“金”的谐音,指金星球:地球火烧木:“火”指火星,“木”指木星变成了土:“土”指土星天涯海角:“天”指天王星,“海”指海王星19/70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类:(1)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特点:密度大(内部为硅酸盐,有固体外壳)、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有固态外壳和金属核心。(2)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特点:体积大,密度小,卫星多,自转快,无固体外壳,有浓密的大气。(3)矮行星——冥王星:它是一个特殊的行星,既像类地,又像类木,但又都不是,它个头很小,轨道特殊,异常冰冷。20/70太阳系表面的温度:6000℃。二.太阳1.熊熊烈焰百亿年直径约:1.4106km,是地球直径的109倍。寿命:100亿年。太阳:中等主序星期的恒星。大气中有73种元素。氢:71%;氦:26.5%;氧、碳、氮、氖等气体:2%,镁、镍、硅、硫、铁、钙等:0.4%,其余60种不足0.1%。21/70太阳系2.能量及来源太阳的能量主要来源:中心的核心部分聚变反应。核心:温度1.5107oC;压力340亿倍大气压。04e2e2Hp4释放能量:26.7MeV。2mcE每秒钟有质量为6亿吨的氢热核聚变为5.96亿吨的氦,释放出相当于400万吨氢的能量,根据目前对太阳内部氢含量的估计,太阳至少还有50亿年的正常寿命。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氢热核聚变为氦:22/70太阳系3.结构与成分根据物理属性分为:核心、辐射层、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色球层以外是太阳的大气——日冕。(1)日核太阳的中心核反应区。约占太阳半径的20%,集中了太阳质量的一半。高温高压使这里的氢原子核聚变为氦。(2)辐射区范围:0.25~0.86太阳半径,边缘温度约为70万k。辐射:射线→X射线→极紫外线→紫外线逐渐变为→可见光和其他形式的辐射。23/70太阳系24/70太阳系(3)对流层:在辐射区外侧,太阳气体呈对流的不稳定状态,厚度大约14万km。温度、压力和密度变化梯度很大,物质径向对流强烈又不均匀,可产生低频声波,将机械能通过光球传输到太阳的外层大气。(4)光球层:厚度为500km的不透明的黄色气体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