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通辽一中林建冬【课程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学习目标】1.学生阅读本课内容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与表现,掌握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等基础知识;2.在“合作探究”中,学生对问题交流、讨论,展示所得,提升学生阅读、分析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3.学生学习本课后,能体会到当时代发生剧变时该如何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学习重点】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基本史实;2.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学习难点】全面客观的评价洋务运动【概念解读】经济结构【情景导入】【自主学习】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什么?该经济有何特点?2.请阅读教材40页第一框题内容结合第9课导言及历史纵横,回答下列问题:1高中历史教学设计(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何时?主要发生在哪一地区?解体的表现是什么?(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是什么?(3)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会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内容口号创办人代表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近代教育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60、70年代)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何时、什么地区、有哪些代表性企业?2.请分析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有哪些?3.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你认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有哪些?【合作探究】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著名历史学家牟安世说:“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镇压中国2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反动的、卖国的、并以军事为中心的运动。”【材料二】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姜铎在1961年曾发表文章指出:“在一定程度上,洋务派所进行的仿效反映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在改变古老落后的封建经济,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以上材料是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两种不同观点,你赞成哪种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的理由。【反馈训练】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这种“解体”主要是指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D.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2.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下列不属于其表现的是A.建立起一支近代化的海军B.有限度地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C.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D.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3.洋务派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没有坚决反对西方的经济侵略B.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封建生产关系C.利用封建生产方式经营近代企业D.封建顽固派的阻挠破坏4.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外国资本、洋务资本与官僚资本的发展变化情况,A、B、C、D、E分别对应哪种经济形态?3高中历史教学设计5.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所以称“近代”,其含义是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B.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民用企业的诱导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学习总结】(可总结本课知识框架以及学后感悟等)【板书设计】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仍占统治地位)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4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