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国税“互联网+干部教育”应用研究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其影响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促使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教育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改变。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技术引领,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搭上“互联网+”这趟快车,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具有的开放性、便捷性及全覆盖等特点,提高基层国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水平,使互联网教育培训与传统教育培训互为支撑,推动基础性培训及专业性培训同时开展,更好满足国税干部学习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需要,是基层国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关键词:教育培训、适应、互联网+一、基层国税教育培训现状基层国税干部处在税收改革发展第一线,是税收法规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的实施者,肩负着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重要职责。XX国税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国税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紧抓不放。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强化干部学历教育以及广泛征求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适应本级教育培训需求的管理办法及培训计划。把县区局作为培训的主战场,抓好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做好总局培训班的调训工作和省局培训班的送培工作,举办新录用公务员入职培训、干部业务能手竞赛等教育培训项目突出XX国税特色,促进了全市国税系统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期间,XX国税系统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比例上升到90.77%,823名干部中拥有研究生学历13人,本科学历436人,专科学历298人;11名干部获省局“业务能手”荣誉称号,110名干部获市局“业务能手”荣誉称号。就培训方式而言,当前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仍以传统教育培训方式为主,而传统的实体教学受场地、时间、师资以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其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推动构建税务人员系统学习、全员学习、岗位学习、终身学习教育培训体系的需要,许多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年轻干部和低职级干部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培训机会。具体到XX国税教育培训工作来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培训效率的问题当前基层国税的培训主要以面对面的方式开展,从培训计划的制定到文件下达和培训部门的准备,中间还要包含各级税务教育主管部门所作的协调工作。参训人员必须抛开手头的工作,从全市各个县区集中到培训地点,不同程度的造成了工学矛盾。这些培训工作的日常沟通协作、培训、会议、统一调度要求非常频繁,传统的沟通协作模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使沟通速度随之降慢、效率放缓。(二)培训内容的问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直接关系到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依照按需施训的原则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的关键。当前,基层国税教育培训缺乏对干部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造成培训隔靴搔痒,难解培训对象的燃眉之急。就教学内容而言“一视同仁”的多,活的内容少;照抄照搬的多,闪光点少;培训内容零散的多,系统的少。根据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年龄、文化层次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还不够多,培训的内容不尽合理,课程设置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存在重理论培训、轻能力培养,重分层分级培训、轻分岗分类培训的现象。对干部的内在需求重视不足,没有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培训工作,致使教与学本末倒置、学与用脱节,干部学习需求多样化与教育培训供给单一化的矛盾日益明显。(三)教育资源的问题为全面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质量和效果,XX国税组建了一支业务熟练,工作经历丰富的兼职教师队伍,但由于部分教师实战经验的不足,教学方法仍需改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实效,也造成优秀教师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其次,由于教育培训经费总体较为紧张,传统培训方式又具有花费大成本高的特点,导致了教育培训覆盖面狭窄,干部无法充分受训。(四)自主学习的问题部分国税干部对知识更新和知识缺乏紧迫感、危机感,只有坚持自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