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事物的规律》教学反思找规律,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一些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联欢会装饰物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引出图形排列的一些简单规律,使学生感受生活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采取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为了让学生自然地接触新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导入环节—学跳舞,先让学生看一段视频,然后说说这段舞蹈为什么容易学,最后全班一起跳。这样让整个课堂气氛高涨,不仅学生热情全都调动起来了,还渗透了后面即将要学的新知识。由于主题图的几组简单图形变化规律难度不大,学生易于掌握,在这里我首先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生活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其次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自己去观察、猜想、推理中意会,初步感知规律,然后我再总结找规律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规律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在这一环节中,我由“扶”到“放”,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接着出示珠盒图,利用规律想一想盒子里可能有几颗珠子,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学最后,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一些规律,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无处不在,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这节课,我和孩子们融为一体,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1.由于内容安排较多,所以有些环节仓促而过,并且减少了学生回答的次数。2.基础训练题做得有点少。总之,今后我要继续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