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如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言散文:《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河东集》。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时段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见两唐书本传)。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逸事状”的特点只录逸事,力求典型,抓住两三件事写。所写之事应详细、确实,不可道听途说。行状一般只褒不贬,与史传不同(史传求全面)这与写作目的有关。史传是对一个人一生作全面评价。而写逸事状的目的有三个:1、使史官录用,希望修史时为死者作传。2、向朝廷报告,为死者请求谥号。3、为死者写墓碑之文提供素材。逸事状有固定格式:在文末写作者名字及写作目的。课文简介本文分四个部分,前三部分分叙段太尉一件逸事,末段写作者姓名及对这些材料的考察情况。分析文章思路:文章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第一:孤身入营劝谕郭军(1—4段)第二:卖马市谷代农偿租(5—6段)第三:拒纳朱泚大绫(7段)第四:叙述作状因由(8—9段)理解第一部分(可用原文的句子回答)1.泾州出现了什么状况?2.当地的官员是如何应对的?太尉和他们有什么不同?3.为了对付恶人,太尉使出了哪些招数?【太尉始为泾州刺史】【以副元帅居蒲】【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第一段“为”——担任。表示动作凭借的条件。“领”——兼管。“寓”——寄寓。“纵”——放纵。做不法之事“无赖”——即“无聊”。它们本是一个词,后语音发生变化,变成了两个词。“聊”和“赖”都是“依靠”的意思。此义在“百无聊赖”中保留下来。但在现代汉语中,“无聊”和“无赖”是两个杰然不同的词。前者指思想上无寄托,后者指无职业、无所依靠,整天游荡。是行动上无寄托的表现。“纵士卒无赖”——在本文中指对士兵不加管束,纵容他们做不法之事。本句是兼语式,“士卒”作“纵”的宾语,作“无赖”的主语。【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偷,懒惰。嗜,贪婪。暴,凶残。恶,行凶作恶。“率”——大都。“货”——财物。此指贿赂。连词,便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lì)瓮(wèng)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每天强取满足动词,通槌,砸介词,因为缘故忧戚军士有哪些恶行官员表现如何【椎釜鬲瓮盎】“椎”——同“槌”,这里用作动词,砸。“釜鬲瓮盎”——泛指盛物的器具。釜,敛口圆底锅。鬲,似鼎而中空的煮饭用具。盎,盆。【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以王故”——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以,介词,因为。王,指郭子仪。“戚”——“慽”的借字,担忧。戚,本义是斧头,一种兵器。“刑天舞干戚”中“干戚”这个人名就取义于两种兵器。第二段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2.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3.孝德曰:“愿奉教。”用文书告白把,介治理遭受仍将要遵从段太尉和其他官员有什么不同?愿意从第二段【自州以状白府】“以状”——用公文,是介宾结构。状,用以向上陈述事情的文书。“白”——禀告。“府”——节度使府,这里指白孝德。【愿计事】“愿计事”——表示愿意商议一件事。【以生人付公理】“生人”——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