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案例文明执教友善待生案例主题:一所学校,老师能够以人为本,文明执教,友善待生,立足于孩子们的个性发展,“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心本真的善缘,在教育的征程中独辟蹊径,形成良好的校风,推动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文明执教,友善待生。案例背景:常有老师问我,你看上去不凶,怎么孩子们都那么听你的话,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和一个顽皮孩子之间的小故事吧!刚接一届一年级新生,通过一期多的交流相处,大部分顽性较强的孩子都已经有所改变,唯独有个叫小强的男孩变化不大:贪玩、易怒、和同学之间稍有不如意就拳脚相向,对老师的劝导也常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和家长沟通,家长也说没有一点办法,他妈说在家叫他背背课文,他就跑到厨房拿把菜刀说要砍死她,都不敢管他了。我对他也想尽了招术,一次次谈话,和他交朋友,甚至严厉的批评,他虽然有所进步,但还是不尽人意。科任老师都拿他有点头疼。为了走进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我对这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作了多方面调查了解,发现小强的问题产生其主要原因出在家教方式方法上,由于他是父母中年丧长子之后出生的,父母对他从小过于宠溺,6岁多了在家每天要喂饭,不喂就绝食;孩子在学前班犯错,老师批评,母亲来校指责老师,庇护孩子;父亲一旦发现他犯错,暴打一顿了事……另外,由于他没有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同学们也排斥他,老师也经常批评他,这种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能不出问题吗?案例过程:一直想零距离的靠近这个孩子,机会终于来了:一天早自习,我走进教室,值日小老师正在领孩子们晨读,其他孩子都很认真,只有小强独自在全神贯注的逗着一只小蜻蜓玩,说来也很奇怪,那只小蜻蜓就像是被他训练过一般,从他的小指依次在他的无名指、中指、食指之间来回跳动。他也陶醉在其中,眼睛里闪烁的灵光展示着他内心的愉悦。我本来想马上提醒他认真读书,但我难得见他有如此舒心的时刻,我就只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他陪小蜻蜓玩耍,我也惊讶乎小蜻蜓怎么会那样乖乖地在他的手上动来动去而不逃走!下课铃响了,我走近小强,笑着对他说:“小蜻蜓好喜欢你哟!你能和小蜻蜓交上朋友,看来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也能和我们班的同学做好朋友,你愿意试一试吗?”听了我的夸奖,他有些得意的点了点头。接下来是语文课,我一走上讲台就对全班同学说:“今天我发现我们班的小强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孩子,他居然和小蜻蜓交上了好朋友,真了不起!你们愿不愿意和这样有爱心的小帅哥交朋友呢?”“愿意!”整齐响亮的回答让小强兴奋不已!我发现,整堂课他都积极参与。小蜻蜓一直收在他盒子里没拿出来玩。我也暗暗为自己的做法叫好。好景不长,刚下课,我正在收拾整理教具,突然听见一声大叫,循声望去,只见小强顺手抓起桌上的一个文具包,怒目圆睁,准备砸向同桌。我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啦怎么啦?”只见小强把手中的文具包往地上一丢,趴在桌子上哇哇大哭。我坐到他身旁安抚着他,仔细一问,才知道是他刚把小蜻蜓拿出来,就被同桌不小心用铅笔“打死”了。我静静的陪他看着倒在桌子上的小蜻蜓,他一边哭一边诉说着这只小蜻蜓从昨天晚上就一直陪伴着他,是多么听他的话,是他最最最好的朋友……听完之后,我待他有所平静,告诉他我非常理解他难过的心情,但是同桌不是故意要伤害小蜻蜓,我们应该原谅他。我又引导他观察,说小蜻蜓好像是被打晕了,兴许等下会醒过来,我们先把他静静的放回盒子里,等待奇迹的发生。他一听,转悲为喜,马上小心翼翼的把小蜻蜓放进盒子里。接着,我又对围在身边的孩子们说:“刚才,我又看到小强进步的表现,他今天没有把文具包砸在同学身上,而是丢在地上,可见他懂得了要学会原谅别人!我们为他的进步鼓掌!”热烈的掌声在教室里响起,小强的脸上又露出了羞涩中带着开心的微笑。说来也巧,那只小蜻蜓在孩子们的掌声中也苏醒过来了,小强笑得更灿烂了,孩子们也跟着开心起来!顺着他的好心情,我又提醒他,小蜻蜓的家在大自然里,它必须和同伴们在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