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小猫钓鱼》教案幼儿园大班《小猫钓鱼》教案1活动目标:1、与同伴交流,共同讨论如何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故事的主要情节。2、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和情绪变化。3、主要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制作活动。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活动准备:1、有制作连环画的经验。2、幼儿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对故事情节比较熟悉。3、绘画材料。活动过程:1、教师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经验。教师《小猫钓鱼》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故事里有谁?它们都是谁?2、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绘画方法。教师:你认为制作一本《小猫钓鱼》的连环画需要几幅图?每幅图上可以画些什么?猫妈妈和猫宝宝有什么不一样?怎么样才可以让人分清楚它们?教师:猫宝宝钓到大鱼后前后的表情一样吗?怎么画?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怎么表现?教师:制作一本连环画,还需要什么?3、播放故事,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表现主要角色和情节。教师:你们小组是怎么合作的?4、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教师评价。教师:看一看,哪一组的连环画做得最漂亮、最能表现故事情节?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我是通过幼儿扶台闭眼的状态下倾听故事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专注的、清楚的听故事。并经过一问一答理解故事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接着我用视屏图像《小猫钓鱼》的图像展现给幼儿,在次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在幼儿尝试用生动的语言复述故事这个环,有四分之一的幼儿能连续生动的讲故事,小部分幼儿还是不敢讲,我想我对幼儿的启发、鼓励方面可能还需加强吧。小百科:钓鱼是捕捉鱼类的一种方法。钓鱼的主要工具有钓杆,鱼饵。幼儿园大班《小猫钓鱼》教案2活动目标1、能安静、专心地倾听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2、能用丰富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掌握语言与词汇的表达,能够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的能力。3、理解新词:一心一意、三心二意。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激发幼儿提高自控能力的意识。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重点难点重点:能安静、专心地倾听故事,并用丰富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难点:理解“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的意思,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随着音乐将幼儿带入多媒体教室。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三、多媒体演示,学习故事《小猫钓鱼》。1、老师边讲故事,边放动画课件。2、引导幼儿复述故事的大概内容:师连续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三个问题,要求能力强的幼儿连续回答,能力稍差的幼儿可先回答其中1—2个问题,根据老师的再次提问进行补充。3、再次看动画课件,听故事。4、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故事情节:(1)、开始时,小猫为什么总是钓不到小鱼?后来它是怎样钓到鱼的呢?(学习并理解词语:一心一意、三心二意)。(2)、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我们做事时应该怎样?四、分组比赛看图讲述故事(让幼儿尽量丰富语言,组内可交流)五、小结。(表扬今天在活动中认真、专心学习的幼儿,提出在平时的各项活动中都应认真、专心的要求。)六、延伸活动:1、在以后的各项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认真、专心的态度。2、在语言角提供《小猫钓鱼》幼儿用书,让幼儿观察和复述故事。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很好,能够安静的听完故事,并能用较为丰富的语言看图讲故事,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激发了幼儿提高自控能力的意识。我还特意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出示了“三心二意”和“一心一意”的字样,帮助幼儿在听故事懂道理的同时,也进行了识字。由于幼儿本来就认识“一”、“二”、“三”的字样,在听了故事后,很快就掌握了这两个新的'成语。一些小朋友还马上学以致用了起来,看见杨新洲因为分心没听见老师的问题,便指着杨新洲说道:你三心二意了!”“你不一心一意!”……可见,孩子们已经清楚的理解了成语的含义。在以后的各环节中,可以通过这次的活动提醒幼儿养成做事专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