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从阅读中积累2017下汪清县复兴镇中心小学校语文教师许珍超往往有的学生能够写出华丽的文章,有的同学却写的很平凡,那么,该如何决解教学中的难题呢?让学生意识到阅读中积累素材的重要性,掌握多渠道积累素材的方法,特别是善于从生活和阅读中积累素材。如果把习作的过程归纳为“积累--表达--修改”,那么积累就包括素材的准备怎样做好素材的准备,进而写出生动的好作品呢?总结很多习作实践的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搜集和积累习作素材。一、细心观察,在观察中积累素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要写出真实的、自己的话,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那就是我们的充实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又是同学们认识周围事物的主要途径,也是积累作文素材最常用的方法。一个人80%的认识来自于视觉,因此,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环节。平时应该经常有意识地布置学生抓住机遇,随时留意身边的变化、事态的发展,耳闻目睹,亲身体验。比如我们天天都要接触父母、亲友、同学,每天都要经过同一条路,这些亲友、同学、道路其实都在变化,经常有新鲜的事情发生,关键是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观察也不是简单地看到事物的表面,而是一种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观察,要求学生有自己的观察点和独具一格的发现,形成发现生活美的能力。二、广泛阅读,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学语文课文中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对学生的写作都有帮助。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背文章中的妙语佳句,精彩片段都要做好摘抄,并且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课后,指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来获取更多的素材。一本书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读书就是与作者面对面的对话,因此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展他们的视野,能使他们在更大范围内积累习作素材。但是现在的课外书浩瀚如海,精华与糟粕并存,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帮助他们选择,防止一些低级趣味、不健康的书籍进入学生阅读空间而给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并让学生在读书后做好积累工作,人人准备一本阅读摘抄本,随时摘录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或写下阅读后的感受、体会,使他们读书时有更明确的目标,并组织学生定期交流,通过读、摘、写、谈的系列活动,这样学生“日积月累,方能生悟”。三、参与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素材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叶圣陶先生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什么文字。”所以充分的生活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必不可少的,在活动中亲身感受生活及学习的乐趣,是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在的中学语文中都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根据活动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自由作文提供绝妙的素材。在活动中老师要做好引导,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尽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仅停留在“玩”上,也要做一个有心人,用心记下活动的每一个过程,随着活动的增多,还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兴趣,这样不仅锻炼了自身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素质,而且为作文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素材,可谓一举三得。四、发挥想象,在想象中积累素材高尔基说:“想象是创造形象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没有想象就没有情景再现,作者笔下就不会有任何感性的材料,而没有任何感性材料的文章就没有血肉,就不成其为文章。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如果作者不去驱谴自己的想象,就没有活跃而丰富的情感运动,写出的文章也就不会打动人心,可见想象力在写作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文学形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概述放映。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以文学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发挥合理的想象去补充和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较完整丰富的美感。想象是作文的添加剂,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多动脑筋,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会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定能从中领悟出许多道理,这领悟的过程也为我们提供了作文素材。五、勤于动笔,在习作中积累素材勤学勤练是作文成功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