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河东河西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2#地块)基坑监测方案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2017年05月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监测目的与技术要求.........................................1三、设计基本原则...............................................2四、设计依据...................................................3五、监测项目内容...............................................4六、测试方法原理...............................................4七、监测工作布置...............................................8八、监测频率与资料整理提交....................................11九、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14十、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和保证措施......................16十一、应急预案................................................18十二、附图....................................................19石阡县河东河西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2#地块基坑监测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况石阡县河东河西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2#地块位于石阡县,东邻佛顶山大道、西靠石阡县第四中学,北临海事搜救中心。地块近似长方形,南北长约87.6m,东西长约55.8m。基坑周长约280m,开挖面积约为4800m2,开挖深度10.50m。设计单位: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石阡县城镇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贵州深龙港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2、周边环境本工程地位于石阡县中心,周边环境复杂。拟建场地位置原为石阡县畜牧局,北侧2米外有-1+14层建筑物,南侧3米外有4层建筑物,东西两侧与道路相靠,地处闹市且场地狭小。3、地质条件根据核工业衡阳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本工程《石阡县河东河西片区棚户区改造2#地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在勘察深度约18.0m范围内揭露的地基土土质情况主要由杂填土、粘土、卵石层及泥质灰岩组成。本工程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浅,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其地下水量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及石阡河河水的渗透补给。4、围护设计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0.50m,采用Φ1000@3000人工挖空灌注桩+锚索+桩间喷锚的围护形式;止水采用双排袖阀管注浆。二、监测目的与技术要求在围护施工及土体加固期间,须周期性对周边环境进行观测,及时发现隐患,并根据监测成果相应地及时调整施工速率及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周边建(构)筑物、道路及市政管线的正常使用。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条件和外界其它因素的复杂影响,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且,理论预测值还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工程的各种变化。所以,在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工程监测十分必要,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和实施周密的监测计划。1石阡县河东河西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2#地块基坑监测方案本工程监测的目的主要有:(1)通过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作比较,判断上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或达到预期要求,同时实现对下一步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控制,从而切实实现信息化施工;(2)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变形发展趋势,及时反馈信息,达到有效控制施工对建筑物及管线影响的目的;(3)通过监测及时调整支撑系统的受力均衡问题,使得整个基坑开挖过程能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的范畴内;(4)通过监测及早发现基坑止水帷幕的渗漏问题,并提请施工单位进行及时、有效的堵漏准备工作,防止施工中发生大面积涌砂现象;(5)将现场监测结果反馈设计单位,使设计能根据现场工况发展,进一步优化方案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6)通过跟踪监测,在换撑和支撑拆除阶段,施工科学有序,保障基坑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三、设计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1)所设计的监测项目有机结合,并形成有效四维空间,测试的数据相互能进行校核;(2)运用、发挥系统功效对基坑进行全方位、立体监测,确保所测数据的准确、及时;(3)在施工工程中进行连续监测,确保数据的连续性;(4)利用系统功效减少监测点布设,节约成本。2、可靠性原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