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沉降计算例题VIP免费

沉降计算例题_第1页
1/14
沉降计算例题_第2页
2/14
沉降计算例题_第3页
3/14
地基沉降量计算地基变形在其表面形成的垂直变形量称为建筑物的沉降量在外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层被压缩达到稳定时基础底面的沉降量称为地基最终沉降量。一、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目前最常用的就是分层总和法(一)基本原理该方法只考虑地基的垂向变形,没有考虑侧向变形,地基的变形同室内侧限压缩试验中的情况基本一致,属一维压缩问题。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可用室内压缩试验确定的参数(e、E、a)进行计算,有:is变换后得:式中:S—地基最终沉降量(mm);e--地基受荷前(自重应力作用下)的孔隙比;1e—地基受荷(自重与附加应力作用下)沉降稳定后的孔隙比;H--土层的厚度。计算沉降量时,在地基可能受荷变形的压缩层范围内,根据土的特性、应力状态以及地下水位进行分层。然后按式(4-9)或(4-10)计算各分层的沉降量S。最后将各分层的沉降量总和起来即为地基的最终沉降量:ii(二)计算步骤1)划分土层如图4-7所示,各天然土层界面和地下水位必须作为分层界面;各分层厚度必须满足HW(B为基底宽度)。i2)计算基底附加压力p03)计算各分层界面的自重应力a和附加应力a;并绘制应力分布曲线。szz4)确定压缩层厚度满足a=a的深度点可作为压缩层的下限;zsz对于软土则应满足a=a;zsz对一般建筑物可按下式计算z二B。n5)计算各分层加载前后的平均垂直应力p=a;p=a+a1sz2szz6)按各分层的p和p在e-p曲线上查取相应的孔隙比或确定a、E等其它压12s缩性指标7)根据不同的压缩性指标,选用公式(4-9)、(4-10)计算各分层的沉降量Si8)按公式(4-11)计算总沉降量S。|--一1—-③釉土-rLS.SkKAn⑥卵石f=20.5kNXm11/去层②"y0沉降计算深園■?图47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童分层总和法的具体计算过程可参例题4-1。例题4—1已知柱下单独方形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X,埋深2m,作用于基础上(设计地面标高处)的轴向荷载N=1250kN,有关地基勘察资料与基础剖面详见下图。试用单向分层总和法计算基础中点最终沉降量。解:按单向分层总和法计算(1)计算地基土的自重应力。Z自基底标高起算当z=0m,a=X2=39(kPa)sDz=1m,a=39+X仁(kPa)sz1z=2m,a=+20X仁(kPa)sz1z=3m,a=+20X仁(kPa)sz1z=4m,a=+(20-10)X仁(kPa)sz1土层①I土下水mi质殆土^20kN/①粉土尸19.SkWAi?35,037,0m7J^L25QkN-Hn—迂计^®42.0m33.0m?39.0000050100150200250兀%g)土层③=240kPaz=5m,a=+(20-10)X仁(kPa)sz1z=6m,a=+X1=137(kPa)sz1z=7m,a=137+X1=(kPa)sz1(2)基底压力计算。基础底面以上,基础与填土的混合容重取Y=20kN/rw。01250十25孤力5x2x202.5x2.5(3)基底附加压力计算。p0=p-yD=240-19.5x2.0=201kPa(4)基础中点下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计算。用角点法计算,L/B=1,a=4K・p,查附加应力系数表得K。zisi0si(5)确定沉降计算深度zn考虑第③层土压缩性比第②层土大,经计算后确定z=7m,见下表。n例题4-1计算表格1z(m)zB/2Ksaz(kPa)asz(kPa)a/azsz(%)zn(m)0002013919233241506313778按7m计(6)计算基础中点最终沉降量。利用勘察资料中的e-p曲线,求按单向分层总和法公式—rp]i-L如M十&计算结果见下表。例题4-1计算表格2z(m)(kPa)(kPa)H(cm)自重应力平均值农(kPa)附加应力平均值(kPa)(kPa)e1e2Si-e3a-1J(kPa-1)1十珂sa(kPa)(cm)3=%(cm)03920110010010010010010010019444186861774968484393314723041234561377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的沉降计算法下面计算沉降量的方法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所推荐的,简称《规范》推荐法,有时也叫应力面积法。(一)计算原理应力面积法一般按地基土的天然分层面划分计算土层,引入土层平均附加应力的概念,通过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将基底中心以下地基中z-z深度范围的附i-1i加应力按等面积原则化为相同深度范围内矩形分布时的分布应力大小,再按矩形分布应力情况计算土层的压缩量,各土层压缩量的总和即为地基的计算沉降量。理论上基础的平均沉降量可表示为式中:S—地基最终沉降量(mm);n--地基压缩层(即受压层)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p--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kPa);E0--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MPa);siz、z一分别为基础底面至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沉降计算例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