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面大厚度水稳基层施工工法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已成为高速公路的主要结构形式,基层是一条公路的受力承载骨架,是路面的主要承重层,具有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性大、水稳定性好的优点,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道路建成通车后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我国公路现有的水稳基层绝大部分是20厘米厚,已经不能满足行车荷载要求,大厚度水稳基层将是今后的重要发展趋势.由中铁五局二公司施工的河北省涿州(京翼界)至石家庄公路改扩建工程,采用了大厚度水稳基层施工工法.并取得了较好的质量和经济效益,经总结形成本工法.二、工法特点大厚度大宽幅水稳层一次性摊铺碾压成型,避免了纵向裂缝,基层将形成一个整体的板块结构,其抗拉伸、抗冲击强度可以显著提高,并可以有效的避免和推迟早期路面的下沉、凹陷、龟裂脱落、坑洞等病害的产生.大厚度大宽幅水稳基层单机作业,减少了现场的作业人员和施工操作环节,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得到很大提高;施工工序减少,机械的调迁也相应的减少,水稳基层养生的费用得到节省,尤其在贫水区施工,效益更加显著;大厚度大宽幅水稳基层对于提高公路路面质量,延长公路寿命有重大的意义.三、工艺原理水稳基层承载力的形成一是嵌挤作用:水泥稳定碎石是将水泥、级配碎石、石屑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摊铺碾压后形成的一种半刚性结构层.由于水泥稳定碎石是按一定的级配组合进行设计的,大小颗粒互相填充,在外力的作用下,级配碎石相互之间的嵌挤形成了内摩擦阻力,使其具有一定的承载力.二是水泥硬化作用:水泥矿物质与集料上的水分发生水化反应,产生了硅酸钙、铝酸钙和氢氧化钙三种主要水化物.硅酸钙和铝酸钙是主要的胶结成分,而氢氧化钙则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参与各种反应并形成其他水化物,各种水化物产生后有的自身继续进行反应硬化,形成水泥石料骨架,有的则与碎石中的其他矿物质发生硬凝反应和碳化反应,从而增大了水稳基层的强度.四、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准备4.1施工流程图进行下道工序4.2施工准备4.2.1主要施工技术人员配置情况主要施工技术人员配置表1岗位人数主要负责事项施工负责人1负责施工全面工作,包括控制进度、质量、人员技术员1全面负责现场技术工作,配合质检人员进行现场质量控制及内业资料全面工作现场负责人1现场机械调度、施工安排及报验质检员1全面负责现场施工的质量检查、监督、验收及监理报验工作测量员2控制高程及厚度试验员2检测压实度等试验工作安全员1负责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机械操作员21施工机械操作普通工人16负责现场划线、打钢钎、培土路肩、辅助摊铺等零散工作4.2.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情况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2序号机械名称及型号数量备注1800型稳定土拌合楼2座2运输车辆20辆3装载机5台4中大DT1600摊铺机1台5中大37t胶轮压路机1台6中大36t振动压路机1台725T三光轮压路机1台814t双钢轮1台9东风12t洒水车1辆10DRESSER平地机1台11小挖机1台12试验、测量仪器满足现场检测需要已标定完毕1322t单钢轮压路机1台备用4.2.3原材料准备1)严把原材料准入关,坚决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场.原材料进场需严格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质量检验.材料堆放场地应平整无杂物,场地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硬化处理,排水系统完善.2)各种集料分级堆放,料墙坚固,符合场地标准化建设要求,料墙高度满足集料堆码要求,严防窜料现象发生.3)集料严格堆放成梯形断面,上顶面应平整,并进行覆盖.4)用水一般采用人畜能饮用的水.4.2.4配合比设计1)矿料级配水泥稳定碎石的组成设计包括原材料质量检验,矿质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确定必需的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等.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见下表.拌合厂开始生产前,应根据现场集料进行设计配合比复验,复验合格的配合比作为标准配合比控制生产.层位通过下列筛孔(米米)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016.09.54.752.361.180.60.075底基层10090〜78〜68~48~30〜21〜11〜8~0~(基层)100887858402820155注:4.75米米的通过率建议的控制点为33-35%2)混合料的设计混合料采用振动成型法进行配合比设计.水泥稳定碎石的7d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要求,抗压强度代表值如下:改扩建段:底基层:3.5米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