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十中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单元综合评价检测新人教版(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地理环境影响聚落。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下列聚落属于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的是()根据图文材料,完成2~4题。在陕北的米脂县境内,有个高西沟,50年代当地信天游唱道:“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60年代起,人们开始创造性地对每一座山采取生物措施:山顶植松树,沟岔栽材林;阳坡栽杨槐、椿树,荒坡种柠条,沟谷栽果树。经过几十年治理,高西沟已经变得山清水秀。当地人民切切实实感到是科学挽救了高西沟。2.材料中“肥土”最终流入什么河道中()A.黄河B.淮河C.长江D.珠江3.高西沟位于下列哪一地形区()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东北平原4.60年代起,当地人民科学挽救高西沟的措施是什么()A.生态建设B.人口迁移C.大力发展畜牧业D.陡坡种植粮食5.黄土高原的聚落和耕地主要分布在()A.黄土梁B.黄土塬C.黄土峁D.沟谷地带16.甘肃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读某区域自然景观图,完成7、8题。7.右图中地表景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农民修筑梯田造成的B.长期水土流失形成的C.大规模开采露天煤矿造成的D.大量取土烧砖建房形成的8.针对上图地表现状,采取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①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②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③大力发展畜牧业④实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9.(2011·河北秦皇岛)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长江沿江地带D.东北平原(2011·山东日照)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长江沿江地带(部分)示意图,回答10、11题。10.下列有关长江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游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中游河段北侧没有大的支流汇入C.干流上共有5座省级行政中心城市D.流域内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无旱涝灾害11.有关长江沿江经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我国煤炭、石油、有色金属资源最丰富的地区2B.承东启西的纽带,沟通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丰富地区C.自西到东形成了以武汉、重庆、上海、南京为中心的四个城市密集区D.沿江的宝山、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了“钢铁走廊”读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12~14题。12.关于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业基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钢铁、煤炭工业基地B.②——电力、纺织工业基地C.③——钢铁、冶金工业基地D.④——最大的轻工业基地13.①工业基地形成的主导性因素是()A.消费市场广阔B.科技力量雄厚C.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D.水陆交通便利14.③工业基地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包括()A.洪涝灾害B.水土流失C.酸雨危害D.水体污染15.建国后,长江分别于1954和1998年发生两次特大洪涝灾害,两次灾害比较,1998年汛期流量小于1954年,中游水位却高于1954年,主要原因是()①流域内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汇水②上游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淤积加剧③围湖造田,中游湖泊调蓄能力减弱④沿江工业发达,江水污染严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010年7月1日,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标志着长三角1小时都市圈的构建取得重大突破,对于提高长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据此回答16~18题。16.沪宁城际高速铁路中“沪”代表的城市是()A.上海B.南京C.镇江D.苏州317.位于长三角入海口的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A.珠江三角洲B.沪宁杭地区C.京津唐地区D.辽中南地区18.在自然资源方面,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与辽中南和京津唐工业区相比,不占优势的是()A.平原广阔B.河网稠密C.煤铁丰富D.沿江靠海19.关于下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美国缺乏铁矿石B.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C.墨西哥工人技术水平高D.美国缺乏独立生产汽车的能力20.下列与我国国情相符的是()A.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大B.人口分布——东多西少C.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D.民族分布——大聚居、小杂居二、综合题(共60分)21.读黄土高原地区略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