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一、语言与运用(28分)1、看拼音写汉字5分bìchúxīzhūlì()益反()()来攘往锱()必较粗()2、写出加点字的意思6分1、自度其足2、何不试之以足3、反归取之4、遽契其舟5、遂不得履6、不亦惑乎3、诗歌默写10分(1)潮平两岸阔,。(2)山下兰芽短浸溪,。(3)乡书何处达?。(4),自将磨洗认前朝。(5),休将白发唱黄鸡。(6)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这两句话既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富有自然理趣。(8)《赤壁》一诗中“,”这两句议论表明了诗人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和机遇的立场,富有哲理。4、下列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老师对我们作业中鸡毛蒜皮的小错误也一一圈画出来,批改得十分仔细。B、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大家的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C、他嘻嘻笑着,让酒让菜,谈笑风生,又谈起他的山林生活。。D、面对老师殷切的目光,他终于感到走投无路,只得承认了自己抄作业的事实。。5、仿句2分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进你的时候,我原想留住一株小草,你却给了我整个绿地;我原想拥有一朵莲花,你却给了我整个荷塘;,;我原想亲吻一瓣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雪原。6、修改3分在今天,(1)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坐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对纸质图书的命运,无论怎样担心,我都始终报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而且,(3)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目前,(4)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修改:6、第(1)这句语意重复,应删去的词语是:。7、第(3)这句成分残缺,修改后的句子是:8、第(4)这句词语搭配不当,修改后的句子是:二、阅读与欣赏(一)诗歌阅读(3分)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9.阅读上面的一首宋诗,然后完成题目。⑴用自己的话描述“芭蕉分绿与窗纱”一句所写的初夏之景。(2分)答: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1分)答:(二)文言文阅读12分1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③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④发。以子之所长⑤,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⑥,其⑦可得乎?”【注】1、屦(jù):麻鞋。2、缟:白绢。3、跣(xiǎn)赤脚。4、被:同“披”,披头散发。5、所长:拿手的本领。6、穷:生活没有出路7、其:同“岂”,难道。10、解释加点字。4分(1)鲁人身善织屦(2)屦为履之也(3)或谓之曰(4)以子之所长11、翻译句子4分(1)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2)或谓之曰:“子必穷矣。”12、选出“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2分例句而置之其坐A而欲徒于越B而越人跣行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D舟已行矣,而剑不行1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三)现代文阅读温暖的小刀(14分)马德①那年春末,我到一所中学去监考。②发卷的时候,我发现,靠近讲台的一个女生怪怪的,左手藏在袖口里,遮遮掩掩,不愿伸出来。和我一起监考的,是另一所学校的一位女老师。大约,她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随后,我俩便开始留意这个女生。在我们想来,她袖口里的那只不愿示人的手,一定藏着什么秘密。③考场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答题。只有这个女生,一边答题,一边有意紧藏着她的那只手,一边还不自觉地环顾着左右,神色紧张而怪异。这愈加坚定了我们的怀疑:她的手里一定攥着小纸条或者其他用来作弊的什么东西。④然而,我们错了。半小时后,也许女生做题做得太过专注,一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的左手——天哪,这个女生的左手居然没有手指头。⑤原来,她竟是一个有残疾的学生!这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愧怍之余,不禁心生悲悯。那位女老师,更是一脸的痛楚,小声地嘟囔着:“怎么会是这样,多可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