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群众文化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文化的关系摘要群众文化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提升群众思想的阶梯,我区多年来积极建设和探索繁荣群众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为平台,以开展社区群众广场文化为切入点,大力开展群众性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文价值观。关键词发展;群众文化;和谐社会群众文化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提升群众思想的阶梯,我区多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建设和探索繁荣群众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子,以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为路径,以开展社区群众广场文化为切入点,大力开展群众性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人文价值观。一、充分利用社区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和谐群众文化这个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改变单纯由政府单方面出资,包办社区文化的旧模式,充分利用民间社团、企业、学校、家庭的文化资源,将社区内的场、馆、站、室对居民群众免费开放。也可以以群众需要为导向,通过街道与机关团体合办社区学校或各类培训班等形式,如文化补习班、书画学习班、舞蹈兴趣班、电脑辅导班、艺术研究班等,可以收取一定的报名费或课时费,维持社区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二是根据本社区的人文特点、人才特色,因地制宜发展社区特色文化。发展社区特色文化,乃是社区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如XX县区西乡街道著名的桃源居社区,里面居住着五万多名居民。桃源居社区每年开办“桃源居社区文化艺术节”,面向全社区、全市、甚至全国举办征文、征稿活动,内容丰富,有象棋、围棋、征文、征联、社区舞、邻里节、厨艺比拼等等,活动内容在《南方日报》、《中国妇女报》等主流媒体刊载,吸引全国各地群众踊跃参与。二、是重视宝安文化品牌建设,培育宝安文化品牌意识第1页共4页纵观全球,所有的工业产品品牌、商业产品品牌、会展经济品牌都被灌注文化意识和理念,提升文化含金量,通过文化的方式增强竞争力。构建宝安和谐社区,不仅要依靠我区的文化组织和行政力量,也要充分发挥我区文艺工作者的作用,以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节目去影响社会和凝聚群众。我区应努力打造具有节庆文化节庆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比如“沙井金蚝文化节”、“石岩客家山歌节”、“羊台山登山文化节”、“宝安警察文化节”、“XX县区外来青工文化节”、“XX县区秧歌腰鼓比赛”、“XX县区芭啦芭啦集体舞”、“XX县区松岗龙舟竞渡”等等。要将我区颇有物色的社区文化、打工文学、家园文化、休闲文化,努力创造成宝安文化品牌,形成系列,形成特色,并由此促进文化强区的建设。三、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社区居居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社区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也是社区文化的重要受益者。因此社区文化活动在内容上,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结合,做到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又广纳现代文明成果,努力做到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环境美化、思想教育、科技普及、艺术培训等等溶于一身、骨肉相连,总之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使社区文化得到居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参与,这样社区文化活动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得以长期发展下去。四、根据自身特色,找准方位,有的放矢,提供对口的文化服务XX县区是一个典型的移民XX县区,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任务尤其艰难。宝安总人口已达580多万,而暂住人口占了90%,是全市乃至全国户籍人口与暂住人口比例倒挂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这些主要来自全国各地农村的农民工暂住人口劳务工大军,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文化生活较为贫乏。基于上述原因,为丰富广大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上级宣传文化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我区各个街道文体中心每年坚持送戏下乡、送电影下基层100场以上,此外,近年来还积极举办了八届“外来青工文化艺术节”,为一系列劳务工广场第2页共4页文艺展演,比赛活动,为众多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送上一次又一次的“文艺大餐”,受到广大劳务工人员的欢迎,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