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能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4、感受叶圣陶先生的认真、质朴,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二·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感受叶圣陶先生的认真、质朴,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教学重难点】1、从本文作者的切身感受中体会认真修改作文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来理解,使他们懂得不下苦功夫,不认真是写不好作文的;同时启发学生联系到其他事情,无论学什么,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十分投入,下大力气,才能成功,否则一事无成。【教法和学法】关键句段品读感悟。【教学资源】1、搜集有关叶圣陶先生和肖复兴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叶圣陶先生和肖复兴的资料。2、两位作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同学们想知道吗?3、板书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二、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教师相机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结合积累,运用多种方法记住字型。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读词语和生字卡片。4、重点指导书写:篇、翻、糊,几部分要写紧凑。(教师板演)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讲叶圣陶先生修改肖复兴的作文,还请肖复兴到他家做客。)2、组织朗读比赛,要读得正确、流利。四·作业抄写词语。练习感情读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抓住关键句段读悟,感受叶老批改的认真,质朴,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教学重难点】感情读文,感受叶老认真质朴的美德。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教学过程】一、精读课文,突出重点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2.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时在书上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请些学生读读画出的句子,教师选择特别重要的,提醒大家都做上记号。)3.提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一张画像》这篇作文的。4.学生按要求自学,讨论:课文中是怎样讲叶圣陶先生修改作文的?(先让学生把有关的内容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是怎么改的,这样改好在哪里?)(叶圣陶先生修改的非常认真,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注意用字的准确性,句子的规范化。)5.作者翻到那篇作文,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一是作者自以为作文写得不错,没料到自己的作文存在很多毛病;二是作者没料到蜚声国内文坛的大文学家竟会如此认真修改一个小毛头的作品;三是作者没料到叶老这样认真。)6.作者从修改中认识到了什么?(作者不仅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7.多媒体出示部分修改稿。(1)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学习讨论。感受叶老修改的认真细致。(2)集体讨论交流、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意见和自己的体会、着重引导体会以下几处修改。①“可却”用词重复,所以删去“却”字。②“口里还不住地呐喊”,不真实。因为画面上是不会呐喊出声音来的,改为“从口里还吐出几个字”来就和画面一致了。③“还不停地给他讲着”,不大符合上课时的实际情况。将“不停地”改为“悄悄地”就准确了。④“原来拿画的正是王老师”表达不准确,因为王老师不可能单单拿那张画,拿的只能是那本画着画的课本,所以把“画”改为“几何课本”⑤删去重复?嗦的词句,使语言简洁明了。9.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