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年月考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小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2.下列各种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C.CO2、解旋酶、Cl-、尿素D.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3.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A.Na+浓度B.渗透压C.K+D.O2浓度4.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细胞代谢紊乱B.渗透压下降C.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D.糖尿病5.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D.信息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结合6.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Y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呈现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Y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的明显变化为A.静息电位峰值减小B.静息电位峰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7.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增多B.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C.血浆的化学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D.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是切断血糖的来源8.如右图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9.某同学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神经细胞的突触结构,如右图是某同学按电子显微镜扫描图像绘制的简图。下列关于图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神经兴奋从A细胞向B细胞传递②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A细胞传递③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C细胞传递④神经兴奋从C细胞向B细胞传递⑤细胞的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A.①②③④B.②③⑤C.①③⑤D.①②⑤10.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可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则该药物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11.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可以影响膜电位和突触传递过程,如细胞内Ca2+的升高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而K+流出细胞将会导致细胞膜内电位更负。根据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判1断下列情形中不利于神经递质释放的是A.Na+流入细胞内B.Ca2+流入细胞内C.K+流出细胞D.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12.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这是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发生的条件反射13.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C.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14.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D.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15.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16.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美国和德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囊泡转运的调控机制。下列有关细胞中囊泡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神经纤维的局部电流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会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B.高尔基体在细胞的囊泡转运中起枢钮作用C.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内会形成许多囊泡,有利于抗体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