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015-2016年度初三生物模拟试题(一)(PDF含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1.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A.呼吸B.遗传C.营养D.生长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牛羊之间的关系是()A.捕食B.共生C.竞争D.寄生3.下面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块农田B.一片小麦C.一群大雁D.一堆蘑菇4.分析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B.图中的生物构成了食物网C.此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D.图中的鸟和虫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5.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必须具有下列哪些成分()A.生产者与分解者B.空气、水、阳光、适宜的温度C.非生物环境与生物D.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6.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产者和消费者7.以下关于食物链“野草→食草昆虫→鸡→人”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是生产者B.昆虫、鸡和人都是消费者C.人的能量最终来自鸡D.这条食物链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8.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机环境9.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有3条食物链B.蛇和鹰之间只构成捕食关系C.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的污染,体内积累重金属最多的是蛇10.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B.动物属于消费者,原因是它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C.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尸体中的无机物,因此,属于分解者D.阳光、空气和水与生态系统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11.下列关于生物和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B.生物既受环境的影响,也能影响环境C.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植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2.如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食虫鸟、菜青虫、油菜、细菌和真菌等生物之间的关系(序号代表生物),图中代表油菜的是()A.甲B.乙C.丙D.丁1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B.草和鼠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鹰和蛇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D.该生态系统中,鹰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14.东星中学七年级一班的同学对一块农田观察后,画了如下一幅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你分析,下面哪项是正确的()A.这个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B.这个食物网是一个生态系统C.这个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D.蛇和鸟能够获得最多的能量15.数千年前的黄土高原,曾经生态优越,气候宜人,草原上鼠欢兔跳,狐走蛇行、鹰击长空,一派盎然生机,但后来由于过度砍伐树木,造成植被破坏,每到雨季,大量泥沙冲进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悬河”.对以上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草原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其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部分B.该草原上生物构成的其中一条食物链为:草→鼠→蛇→鹰C.黄土高原遭到破坏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部具有自动调节能力D.黄土高原遭到破坏的事实告诉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16.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草原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17.以下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18.下列哪种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A.森林生态系统B.湖泊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19.在一个池塘里,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动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下面能反应次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A.乌鱼←鲫鱼←螺蛳B.水草→鲫鱼→乌鱼C.乌鱼←水草←草鱼D.水草→草鱼→鲫鱼20.某一河流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