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成语出现在()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3、西晋与以前哪个王朝有相似之处()A、西汉B、东汉C、三国D、秦朝4、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发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语④提倡与汉族联姻⑤发展经济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⑤5、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各国加强了联系,而早在东晋、南朝时,我国南北方经济就出现了互相交流的局面,这时南方人可以吃到的北方粮食品种是()A、小麦B、玉米C、水稻D、白菜6、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A、周平王迁都B、盘庚迁都C、北魏孝文帝迁都D、明成祖迁都7、与下列人物比较,范缜属于下列哪一类人物()A、王羲之、顾恺之B、荀子、王充C、祖冲之、郦道元D、司马炎、孝文帝8、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佛教空前盛行B、封建国家大分裂C、民族出现大融合D、国家稳定,经济迅速发展9、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好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方统治者实行仁政10、三国时期,加强大陆与台湾地区联系的是()A、魏B、蜀C、吴D、西晋11、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现象有直接的关系()A、绘画艺术的发展B、佛教的盛行C、社会动荡不安D、社会相对稳定12、有关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表述最恰当的是()A、先进民族征服落后民族B、友好相处,不断融合C、民族之间战争连绵D、少数民族臣服于汉族政权13、为我国农业生产提出因地制宜思想的著作是()A、《水经注》B、《开工开物》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14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的根本原因是()A、麻醉人民B、发展石窟艺术C、扩大寺院势力D、维护封建统治15、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B、江南的初步开发C、豪强地主势力的衰弱D、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6、初后人尊称书圣的是()A、张旭B、王羲之C、颜真卿D、柳公权17、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河道水系的专著,它详细记录了钱国1000多条大小河流的走向,而且把水道流经地区的山麓、城镇、物产、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和历史传闻等,作了具体生动的记述。这本书是()A、《水经注》B、《徐霞客游记》C、《东方见闻录》D、《资治通鉴》18、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建立起,先后有多少个朝代在洛阳建都。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以下政权中,曾经以洛阳为都城的是()①东汉②曹魏③北魏④西晋1A、①③④B、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19、喜欢旅游的同学,如果要了解我国古代的山川河流情况,应该翻阅下列哪本书?A.《齐民要术》B.《史记》C.《三国志》D.《水经注》20、一位西域商人来到北魏都城洛阳后,不太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宫殿巍峨屋宇华丽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C、市场汇集四方商人D、满街都是学说鲜卑语的汉族人21、小美想写北魏题材的小论文,拟了以下几个小论文,其中有错误的是:A、《北魏统一了全国》B《胡人汉服与汉人胡食》C、《从平城到洛阳》D、《人口迁徙与民族融合》22、三国鼎立时期,蜀国的所在地主要是在今天的哪些地区?A.山东、河南B.江西、浙江C.四川、重庆D.新疆、甘肃23.下列关于三国鼎立时期的分析,不恰当的是:A.曹魏重视兴修水利,蜀国丝织业发达,吴国造船业先进。B.包含着统一趋势,实现了局部统一C.军阀混战,使社会生产进一步遭到破坏D.各国为增强实力,都很重视发展生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根据所给的历史信息,写出有关名称:(1)、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___。(2)、他是北朝的农学家,他的著作反映了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