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局经济发展工作意见(市)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是好的,应该充分肯定。同时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蔓延,全球经济增长减速、我国经济周期性调整、我市经济下行与产业竞争力不强的矛盾和问题叠加重合,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应该高度重视。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特别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我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了难得机遇;部分地区、行业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已出现回暖迹象,一些优势企业逆势而上、加快调整产品产业布局,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区域竞争格局重塑,为我们加快引进项目、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市上下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为我们直面挑战、化危为机、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应该坚定信心。围绕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各项工作主抓手,努力在现代产业基础构建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建设一批事关全市长远发展的大项目,进一步做强战略支撑产业、做大新兴先导产业、创建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体系。坚持不懈抓好项目建设。把今年作为“项目建设年”,坚持围绕项目建设、服务项目建设、有利项目建设,继续采取超常规推进措施,力争使今年成为我市落地项目最多最好、项目建设速度最快、完成投资额最大的一年。着力抓好70个重点项目,力争完成投资115亿元以上,其中煤化工一期、二期等38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68.5亿元,鹤辉高速、鹤淇大道等19个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完成投资21亿元,粮食物流园区等3个商贸流通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盘石头水库移民工程等5个农业项目完成投资2亿元;力争21个项目竣工投产。做好6个过境项目的协调服务,确保在我市顺利建设。重点推进煤化工后续、盐化工等总投资378亿元的43个项目前期工作,力争第1页共11页22个开工或达到开工条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争取上级资金力度。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及产业集群,力争使引进的企业和项目以组团形式整体落地。市、县区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000万元,用于项目的谋划推进,力争新策划超亿元项目40个;引进超5000万元工业项目40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0个。瞄准中石化、河南煤化集团等大企业大品牌,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推动企业战略重组与合作。认真分析、准确把握我市发展与国家、省战略层面的结合点,严格目标责任制和奖惩机制,力争在全省争取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资金中所占比例达到1/18。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扎实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因企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带动一般,努力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涉企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协作,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对发展快、贡献大的企业实施奖励。加强组织协调和科学指导,着力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满腔热情地帮助企业加强基础管理、提高战略管理水平,保障生产要素供给,推动产品升级换代,积极扩大发展规模,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建设优质小麦、玉米生产基地,着力建好5个万亩高产攻关示范区,争取实施万亩连片小麦玉米高产核心示范区,发展壮大50个规模经营粮食生产合作组织,争取培养500家种植面积超百亩、产粮超百吨的种粮大户。大力发展林业、瓜果、花卉等生态休闲和高效农业,抓紧推进生态观光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改造20个年出栏1万头和10个年出栏5万头的标准化生态环保养猪场,30个年出栏60万只的标准化肉鸡场,5个年存栏500头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场。积极培育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快推进、争取签约落地一批超5000万元的食品工业项目。积极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抓好农业综合开发、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第2页共11页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