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摘要集体经济薄弱村在XX县区占有较大比重,要搞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必须从解决以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有效的实现形式和途径是选好班子、选准路子、落实政策、机制创新和解决村级集体负担。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途径长久以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直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据统计,2006年,XX县区296个村中,当年有收益的村82个,当年无收益的村达214个,在有集体经营收益的48个村中,集体收益5万元以下的村27个,集体收益5~10万元的村15个,而集体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只有6个。因此,可以看出,集体经济薄弱村在XX县区农村中占有较大比重。为了搞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必须从解决以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按照启动内部活力与优化发展环境相结合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有效的实现形式和途径。1建设好村党支部班子,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首先必须把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好。一是确立新的用人标准。选拔任用经济薄弱村干部,要把是否具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和过硬本领作为重要标准,决不能因村的经济总量不大而降低对干部的要求。对那些创业精神强、有胆识、有魄力的人,要不拘一格,大胆选拔,放手使用,为他们施展抱负和才干提供广阔的舞台;对那些有事业心、工作勤恳,但因历史问题多、集体债务包袱重而造成信心不足的干部,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工作,重点在帮助“换脑筋、树信心、增本领”上下功夫,激励他们振作精神,轻装前进;对少数事业心差、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能力的村干部,要克服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和姑息迁就的思想,果断地将他们调出班子。二是完善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要求,完善农村干部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把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第1页共5页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村级负债的化解等目标作为重点内容,纳入村“两委”班子及成员的任期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奖惩,与个人的政治、经济待遇挂钩,形成“发展集体经济光荣、发展集体经济有功”的良好政策和舆论导向,激励干部奋发创业。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干部任期制,对经济薄弱村的支部班子成员,只要基本素质好,有实干精神,在其任期内一般不要做大的调整,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三是强化教育培训。要按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要求,实施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工程”,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本领。2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因地制宜选准发展路子一是发展模式与目标要切合实际。各村情况千差万别,发展集体经济不应该、也不可能搞成一个模式,而应该走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切不可急于求成,脱离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条件。在项目的选择上,做到扬长避短,只要能增加集体收入,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适合什么形式就采取什么形式,不搞“一刀切”;在规模的确定上,不能一味地贪大,搞“大呼隆”;在发展速度上,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二是要拓宽思路,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要适应农村经济成分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新情况,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可以发展以集体资产入股、合作经营为主要特点的股份合作经济。集体可以以资源、场地、资金等方式入股,也可以对原有的集体工副业项目进行股份制改造,增强集体经济活力。三是多种形式搞好资产运营。根据不同类型资产的特点,按照“资源性资产抓开发、经营性资产抓增值、非经营性资产抓保值、福利性资产抓保护”的基本思路,搞好现有资产的运营,不断提高集体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可以通过开发“四荒”,拍卖使用权,村集体土地入股、租赁等形式,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搞以地生财、资源开发增收;通过建立集体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对集体的厂房、仓库、房屋、小型水利设施等进行租赁或承包经营,盘活资产;通过兴办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服务实体,开展中介服务,兴办科技示范园区,搞服务创收。可以围绕土地开发、第2页共5页农产品加工、村办企业改造等,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借外力拉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