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材料作文论证的层次性高考新材料作文论证的层次性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新材料作文以其现实性、情境性、思辨性、开放性、导向性、防套性的优势为人们所接受并广受推崇,已然成为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和方向。如何有效地指导并训练学生写好新材料作文也自然成了高中语文教师,特别是高三语文教师关注并思考的重点和难点,很多老师使出浑身解数指导学生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选材用材、拟题结题等,然而还是有很多学生在写作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除了学生自身积累少、阅历浅、思想低、意识差的原因之外,我想一个很在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差,而逻辑思维能力差的突岀表现是写作没有层次、形式单一。在批改作文时,我们常常看到很多的学生作文要么是一团乱麻,整篇文章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意思;要么是思想在一个层面滑行,翻来覆去说的都是一个意思;要么是叙事拖沓、以叙代议,文体四不像;要么是结构单一,缺乏变化,整篇文章看起来僵硬固化。等等,这些问题说白了是学生的文章思路不清、表达不畅,没有层次感,没有灵动美。而议论文说理本身有容易枯燥、僵化的不足,全赖文脉、语势、跳宕的结构和灵活的句子支撑,如果学生的文章既没有独到的思想,也没有优美的语言,连基本的层次感、条理性都没有,那怎么可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呢?相反,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如果有了层次感就有了节奏感,快慢、长短、强弱、深浅、动静、远近,一起一伏,一明一暗,活泼、从容,整篇文章看起来就会摇曳多姿、飘逸灵动。那么,材料作文的层次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又该如何使这些层次清晰起来呢?一、思想的层次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大体上可以说是议论性的表达,而议论性的表达最强调的是观点的鲜明与论证的严密,特别是思想的传达上,更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这些高低、深浅、层次错落的观点、看法如同丝线上贯穿的粒粒珍珠,明亮透彻,也如同母亲缝制的针脚,细细密密,共同构筑起文章的立体与层次。材料作文思想的层次性其实也是逻辑的层次性,一般来讲,逻辑的层次性主要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起、承、转、合;引、议、联、结;正反、先后等方面去判断。另外,近几年来的新材料作文写作其实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写作,不只是证明文了(即确定一个观点然后自我证明),而是评论文(即给出一个材料或一个情境,让考生对此发表看法),既然是发表看法,就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展开思考、讨论。即使是选取一个角度、确定论点之后,在论证时也可以从不同方面入手,将观点切分为几个分论点,逐个论证,同时这个分论点之间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合起来共同支撑整个论点。以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为例: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一篇高分作文《科技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以“科技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为中心论点,从“科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和“科技总能把我们带入另一个‘时空'”两个方面展开论述,论证严密,层次清晰,思想上有跳动之感。那么怎样才能让文章的思想富有层次感呢?第一、题目梳理。材料作文的题目中本身是有层次的,要么是二元,要么是多元,并且每一元中又可以发散为二元或多元,所以无论我们在立意时无论选择哪一元,在发表看法时都可以从多元出发,说岀理由来,写岀层次来。原因探究。去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而原因必然是多层面的,如果只是停留在某一个层面上,那么文章就显得单薄不深刻,而如果我们能从表层原因追溯到深层原因,从现象层面追寻到本质层面,从单个原因搜索到多个原因,那么不仅可以使文章思想的表达更全面、更丰富,还可以使文章的层次更分明。比如年高考新课标甲卷作文题目,如果是赞成举报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