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局走访心得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区委“三大一实干”活动部署,引导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点燃激情、鼓足干劲、担当有为,围绕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春江,我局从20XX年3月中旬开始开展“三大一实干”走访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着力解决少数干部观念不强、服务意识淡薄、工作作风不实等突出问题,提升科学决策和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理顺群众情绪,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构建团结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着力发动广大群众投身平安建设和文明创建,争做文明人,推动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我们城建局走访“结对子”的是安家村委,涉及居民xx65户。共分为5组,每组5人,分片分区域进行走访。每日汇总走访信息,及时上报问题与建议,并做好走访记录工作。依旧能清晰记得自己走访第一户人家的情景。在连续敲门数次以后听见了不太利索的开门声,一位瘦弱矮小的老人隔着半开的门疑惑地看着我们,家里电视声音开得很大。我们说明来历之后老人很乐意配合我们的走访。老人名叫张仁根,老伴还在地里干活,家里还有2个孙女在外上学,自从xx年前儿子去世后,抚养2个孙女的重担就落在了两位老人肩上。可当我们问起他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时,老人摆摆手,“没有大问题,过的去。就是附近的公交站台离得远了些,你们要反映下这个情况。”根据与老人的对话,我记录了他的基本情况和建议,由于家里没有电话,自己也没手机,所以没能留下他的联系方式。经过之后几天的走访,大家走访汇总上来的这种情况还很多,孤寡老人独居在家,缺少陪伴,生活基本能自理,但最害怕生病,没钱医治没人照顾。作为基层群众,最关心的无非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我们这些“相关部门”的设置就是为了替群众解决相关问题。如果让他们感觉有问题无门路,这无疑会让人民群众对机构对政府失去信心,如果脱离了群众,那党委政府所做的一切将失第1页共4页去意义。在这个问题上,局里走访的同事印象很深刻。走访的同事在敲响居民大门说明情况后,老两口明确表示拒绝接受走访。同事把证件出示给他们看,并留下自己联系方式,让他们消除心理戒备。并诚恳询问他们遇到的困难,老两口虽然情绪有些激动,但只要没拒之门外就还有交流的机会。户主陈金贵讲述了自己外出办事的经历:由于户口本上妻子的年龄有误,他曾多次前往派出所咨询,并按要求准备好了所需资料交给了办事员,可是在等待了近6个月后才被告知资料不符合要求,这种办事效率让他觉得很不满意。但当谈到现在春江镇的风貌、城乡建设与长效管理时,老人的语气柔和了许多,他对这样的举措表示很赞成,也认为有一定的成效,街道干净了许多,处处都通了水泥路,装上了路灯,交通秩序也有所改进,并且希望能持之以恒。满满一页纸的记录,就是我们走访的收获。与每家每户的交流过程既是收集民意的过程也是获得群众理解的过程。经过村委的大力宣传,老百姓也彻底理解了这次“大走访”活动的目的。我们要尽自己所能真心实意贴近群众关心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哪怕是治理一下门前沟渠,修理几个楼道廊灯,增设几名巡逻保安,这些都能让群众感受到温暖。经过近十天的走访,我们得出一些心得体会:一是尽量小范围解决问题。运用以往的一些经验和平时的业务知识,力所能及的解决群众提出的一些问题当为首选,需要回到单位学习和咨询后解决的,电话回访答复群众来解决。城建局内部工作涉及前期、规划、土地、各类工程建设和管理、绿化、水电气协调、房产、住房保障、招投标等等多个领域,平时多用心,用时方恨少,各单位亦是如此。二是业务知识共享,争取最大化解决问题。建议大家带好通讯录,毕竟现场几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群众的问题很多只是寻求一种解答,解答不了,打开通讯录,联系我镇相关办局,现场咨询、马上答疑,真是“马上办”还要快的“上门办”。滨开区(春江镇)有xx局3办2中心和4个街镇服务中心,大家互相支持帮助,遂能现场解决大部分问题。三是要多关爱空巢老人。我们不能让这些忙活了大半辈子第2页共4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