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二课时山西省长治市一中吕霞教学目的1.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意义。2.了解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3.了解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教学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2.基因重组的概念。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概念。教学用具投影片,录像片。教学方法谈话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这是几幅基因突变的图片(投影片)(棉花短果枝、鸡脚叶、水稻矮杆、糯性,果蝇的白眼、残翅,人的白化病、色盲),为什么说它们的变异性状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回答:这些性状是因为正常基因结构改变了,包括DNA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改变,使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因此性状就发生了变异,这就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提问:从这些正常表现到突变表现,谁能回答基因突变具有哪些特点?(回答:略。)引言:这些基因突变如果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叫——自然突变(回答),在人为条件下诱发产生的叫——诱发突变(回答)。那诱发突变的人为条件是什么?我们知道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为什么要人工诱发突变?这有什么用呢?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下面一个内容——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讲述:什么是人工诱变?其实就是在人工条件下诱导基因发生突变,那人工条件是什么?同学看书后回答:有两种方法。物理方法包括X射线、紫外线、激光等;化学方法有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应用这些方法怎样去处理生物使之发生基因突变呢?产生的这些突变又有什么用呢?下面让我们看一段录像片,这是我国科学工作者用人工方法处理农作物发生基因突变的一段内容。提问:看了录像片大家清楚了怎样用各种射线和化学物质去处理生物,也看到了生物突变的具体性状的表现了。你们说用这些方法诱导基因突变有什么好处?(教师可作诱导回答:可提高突变率,创造人类需要的突变类型,从中选育出优良新品种。)讲述:通过这种方法培育出的农作物新品种,刚才大家也看到了,具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黑龙江农科院用辐射方法处理大豆,培育成黑农五号大豆品种,含油量比原来的品种提高了2.5%,大豆产量提高了16%。大家看书第52页图,太空椒就是利用宇宙空间强烈辐射而发生基因突变培育的新品种。其实人工诱变不仅在农作物育种上起作用,在微生物育种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青霉素,最初产量为20单位/mL,后经人们多次用射线等综合处理,目前产量已是50000~60000单位/mL了,可见人工诱变对生物育种起着巨大作用。因此我们研究基因突变确实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实生物变异不只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基因重组也会造成生物变异。那么基因重组造成的生物变异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又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基因重组。什么是基因重组呢?基因重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关于基因重组我们在前面学习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交换定律时已经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大家先写一下,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作亲本杂交,产生后代的过程。P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2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提问:(打出此投影片,分析)F2除了黄色圆粒、绿色皱粒以外还有两种亲本所没有的新性状:黄色皱粒、绿色圆粒,这两种性状与亲本相比是不是变异性状?(回答:是。)提问:它们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回答:在F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形成的。)要求把这个过程的染色体图画出来。配子提问:可见,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什么情况下?(回答: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接下来我们再来写一个遗传图,亲本是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其子一代雌性个体测交,写出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提示大家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P灰身长翅X黑身残翅测交F1灰身长翅X黑身残翅测交后代: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提问:(打出此投影片,分析)在测交后代我们看到了有两种类型是亲本没有的,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这两种变异的性状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回答: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提问:是不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回答:不是,是基因交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