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问方能明理——发展和优化思维写作指导我们排斥写作,觉得无话可说;我们检省内心,似乎乏善可陈;我们辛苦为文,结果分数寥寥。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追问原因:小陈为何要举报老陈?片段一:小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思想比较前卫,比较开放,熟知交通法规。父亲打电话在高速上很危险,但多次劝阻不被听取意见,小陈说话根本不听,她的父亲比较封建,传统观念较强,但文化素质低。可能也是因为这种社会现象普遍,其父不以为然,所以劝阻无效,小陈无奈之下只能报警。怎样追问才能深刻?一、就事而问,合理推断对材料充分体察,或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或寻找材料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深入思考,合理推断。将心比心,我很能理解小陈出于无奈而做出的决定。似乎有很多中年人,就像老陈和我父亲,他们总是为工作为生活忙碌着,每天奔波。于是便产生了这一系列的交通隐患——他们会在开车时打电话、超速……他们对自己车技很自信,抱着极大的侥幸心理。其实,这种时候是最危险的,未能预见的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我们想把家人从风口浪尖上拽下来,可是无能为力。既然如此,那么,让警察来处理也未必是一件坏事。片段二:小陈为了自己父亲的人身安全,毅然决定举报自己的父亲。在这看似无情的举报背后,是小陈对父亲的爱。或许有人觉得他太无情了,不该如此,毕竟是父亲。可若老陈在高速路上出事了,那该怎么办呢?警察将这些事公布于微博,既可以教育众人学习小陈对父亲真正的爱,又可以对一些如老陈的人进行警告教育。方法二:落实对象,一再追问追问时锁定话题的具体对象,具体到某个人或最典型的现象和问题,由表及里、追本溯源地分析其言行背后的思想病根,就原因或后果连续追问,或正反假设追问。片段三:安全诚可贵。为了父亲的安全,小陈不惜众叛亲离,把自己的父亲给举报了,这不禁让人匪夷所思。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小陈的做法其实是对的,她不仅保护了父亲的安全,同时也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假如小陈没有这样做,她的父亲很有可能出车祸,那么她将失去一位亲人,沉浸在痛苦之中。我想,正是因为她想到了这点,才义无反顾地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方法三:列举现象,深刻追问联系社会现实和历史,围绕材料,筛选归类各种与此相关的现象,探究出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剖析他们这样做的利与弊,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总之,能由果溯因,透过现象洞悉本质,不仅能准确地分析出外因,还能细察出内在的动机,仔细体察出背后存在的根本问题。【示例】中国每年的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稳居世界第一,这个数字触目惊心。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一次都是宝贵的,遵守交通规则就等于珍惜生命。你父亲开车接打电话,就会开车不专注,开车不专注就会隐藏车祸隐患,一旦隐患变成灾难,祸及的不光是他,还有家庭甚至无辜的路人,想一想都让人心惊胆寒。所以你的做法,在“法”的背后,是善良和正义,是对家人、对社会的高度负责!情与法,有时会困扰和为难着人们,不知如何处置。翻看历史,当年的孔明也遇到这种难堪的事。街亭失守,孔明挥泪斩马谡,精彩感人都在“挥泪”二字,“斩”体现法纪;“挥泪”体现人情,不管人情如何深厚,最终还是“斩”,因为作为主帅的孔明要对战事负责。而你挥泪举报父亲,让得到处罚的父亲幡然醒悟,从而消除灾祸隐患,是对父亲、对家庭的保护,我想你的父亲是一定会理解和感激。如果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