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第六册教案路旁的橡树执教者:茶盘小学马绍清教学要求: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环境保护意识。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难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表现出的高尚的心。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课文,掌握重点词句的意思。2.理解人们为什么赞叹筑路人有一课高尚的心。教具准备:插图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文题目同学们,上篇课文中,小村庄的人为了眼前“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树木,结果毁灭了家园。这节课我们学习《路旁的橡树》,看看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1.板书:路旁的橡树2.你们见过橡树吗?(出示橡树图。橡树,就是栎树,结有果实。)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初读全文,读准字音。yanbaxietilishang延伸挺拨楔子马蹄形沥青高尚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写筑路工人为了保住橡树而绕开树铺路的故事。)3.指明分段读课文,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第一自然段:从北方到南方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一条公路。第二自然段:工人们开始修路了。第三自然段:工人们发现像哨兵一样挺拔、粗壮的橡树。第四自然段:工程师和工人们看着筑路计划为难了。第五自然段:工程师说筑路计划不能改变。第六自然段:工人们说橡树也不可以砍。第七自然段:工程师把楔子打进了离橡树100米的地方。第八自然段:几年后,这条笔直的路修好了,但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第九自然段:路过这里的人不约而同的赞叹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三、思考讨论,深入理解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平坦”?(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2.读第二、三自然段。(1)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因为筑路工人发现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颗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结实挺拔,就像哨兵一样。挡住了要筑的路。所以筑路工人突然停了下来。)(2)挺拔的橡树什么样?(直立而高耸。)3.学习第四至第七自然段。(1)在一个地方指的哪里?(指橡树生长的地方。)(2)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是筑路人为了保护橡树,宁肯让公路拐一个弯也不砍掉橡树。)(3)为什么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筑路人绕树修路,说明他们时刻不忘保护环境,想着人民的利益,所以说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心。)四、朗读全文课后反思1.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有关橡树的知识。课上通过学生的介绍了解橡树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价值作用,我再加以补充,使孩子们对橡树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大家对橡树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2.本节课我采用的是变序的阅读设计(首—尾—中),让学生们先了解故事的开头和结局,并让学生自己从故事的结局提出问题,然后循着故事的结局再去探讨故事的起因和发展。这样将理解课文结尾这个含义深刻句子的难点化解了,并以此为主线贯穿了整节课。板书设计:路旁的橡树修路-----发现------改变计划¦保护¦高尚的心课堂作业设计1.读拼音,连线.Gaoshang延伸Xiezi挺拨Yanshen楔子Tingba沥青Liqing高尚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形容路面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平坦)(2)深思而不说话。(沉默不语)(3)彼此没有相约,而行为却相同。(不约而同)3.阅读片段,回答问题。这里的风景多迷人哪!远处的山峰在云雾这中,雾在减退变薄,渐渐地散去.这时,一个个的山峰清晰可见.一股清亮的溪水从山上哗哗地流下。远远望去像一道小瀑布。近处有一片绿色的竹林,竹林边开着各色的野花.小鸟在竹林里欢快地唱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写的,抄写在横线上。这里的风景多迷人哪!(2)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观察和叙述的。(3)远处,作者看到的景物依次是山峰、雾、溪水;近处,作者看到的景物有竹林、野花、小鸟、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