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强行要求自己掌握多少知识,不如先给自己定一个学习计划,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是认知的差别。你拥有最宝贵的财富是认知,而你的死敌,便是你的认知盲区。你可能成于你知道,然后死于你不知道。你当然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但你可以尽可能地知道更多。在升级认知这件事情上,我是这样想的。首先,要有谦卑的心态。谦卑到什么程度呢?谦卑到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程度。我们的大脑里装满了各种成见,各种教条,我们以为世界本就该如此,其实是不一定的。那年我在重庆学习,同学见我最早到最晚走,觉得不科学,问:难道你不休息吗?我说我当然要休息,但是有时候觉得学习疲累其实是假象。你们觉得早九点学到晚六点,就是极限了,这是你自己的认知阻碍了你。其实你可以早六点到晚九点的。你给了你自己疲惫的暗示,你就觉得疲惫;你给自己快乐的暗示,你就觉得力量无穷了。我那时候经常对自己说的话是,不要觉得自己的学到了什么,不要觉得自己有一个学习极限,如果你的内心是开放的,你就能接纳所有知识,如果你觉得你装满了,你就再也装不进去了。我属于嘴上高傲内心谦卑的人。有敬畏心,诚惶诚恐。易经六十四卦,只有一卦是让人立于不败之地的,那就是谦卦。如果说认知需要一个容器,谦卑便是扩大这容器的容量。谦卑到时时保持初学者心态,这容器就近乎无穷无尽了。其次,也要讲方法。同样是学东西,学什么和怎么学很重要。早赞同李笑来的观点:道比术重要一千倍。你应该学什么呢?我的观点是从三个角度学:第一是学道的层面的东西,第二是跨学科学习,最后是学专的东西。道的层面的东西,是一辈子都要学的,学不完。但你可以更早地进入这个领域,形成你的人生观,方法论。你会从中总结出一些套路,这个套路你将受益终生。我自己的感觉是,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能量是来源于古书。那是道的层面的东西。然后是跨学科学习,不设限,什么都可以学。这是毛泽东的学习方法:先博后约,先中后西,先普通后专门。最后才是落实到具体的职业上,专业地学。这种学习计划与常规的学习程序是背道而驰的,要实现也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你计划这样学,你会发现,你要看的书是海量的,你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海量的。这不是一天两天能达到的。所以这时候你会发现,与其强行要求自己掌握多少知识,不如先给自己定一个学习计划,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了一辈子的事业,没有毕业的一天。你不能守着你的认知存量过日子,因为时代在变,很快你就会捉襟见肘。你必须“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不然,你就会吃亏,吃大亏。哪怕你是千万亿万富翁,你也会在认知上面栽跟斗。你掌握了认知,你才能掌握财富,而不是反过来,有了财富,就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什么都干成。最后说说怎么学的问题。我的方法是进行逻辑推演,学而习之。带着问题学习,然后思辨,然后用实践来佐证和强化。近乎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本文作者:李日白】【微信公众号:日白匠】【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