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雪豹》有感——题记“嘭。”的一声巨响,“九·一八”事件爆发,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东北三省沦陷,南京大屠杀""在中国的土地上埋葬着中国人民太多沉痛的记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XX省境内,虎头山上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无辜的老百姓,用自己的鲜血来保卫自己国家的每一寸领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诠释着什么叫“中国军人”——他们就是雪豹特战队。寒假里,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深深地迷上了《雪豹》这部电视剧。文章在剧中饰演英雄男儿周卫国,该剧主要讲述了一个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富家子弟周卫国,民族危亡时,他甘愿放弃名利,忍受磨难,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执行特战任务的部队。整部片子里让我感触比较深的地方是。一直以来,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总是强调不怕牺牲,不顾个人安危,并且对流血牺牲的精神是推崇的。而这部电视剧对于这个问题诠释得比较独到。我承认战争是要流血的,但是血要流得有价值。一切战争的真正胜利不仅仅是战略目的的达到,还要做到伤亡人数的最低。两败俱伤的战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一点,雪豹特战队做到了。而领导这支队伍的团长周卫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倭寇尽驱日,我儿还家时。个人利益的得失与国家荣辱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为了国家的利益,周卫国不顾与竹下俊的友谊,在听说日本要侵略中国后,于竹下俊划地绝交,并且对竹下俊说:“你只要带着兵踏进我中国一步,你我就是敌人,在战场上我决不手软。”无情的话语,却表示他对祖国爱的深沉,他不容许任何一个人侵犯他的祖国,只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南京沦陷,他与未婚妻近在咫尺,一声枪响,天人永隔。用的是他送给她防身的勃朗宁,为的是不让他以身犯险,周卫国被拉出战场的时候,眼泪滚滚,其实可以不是家国仇恨,只是男儿的悲愤。第1页共7页断臂之后,看着所有兄弟泪眼迷蒙,伴着他一贯的笑容和飘飞的袖子,又一次泪流满面,谁说英雄就只能完美。谁说男儿就只能事事都无所谓。还有一种情绪叫做悲痛,还有一种场景叫做悲壮。审干运动,明知道是陷阱,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生死兄弟们一个个倒在战场上。他的哭带着愤恨和无奈,原来英雄不是处处得意,虎落平阳其实也是一种壮烈,只是那一缕缕飘逝的亡魂,成了他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也许是因为中国教育从来都是——男儿不流泪。似乎男儿的眼泪后面的注解大多是懦弱或是多余,也似乎英雄的眼泪只能偷偷的擦,不然,就不够那份慷慨正气。在人们心中永远不会忘记,有那么一个人,有那么一支队伍,有那么一段传奇,有那么一段记忆。是你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你们的精神永垂不朽,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永远屹立。第二篇:《雪豹》有感观《雪豹》有感看着道路上的车水马龙,看着城市中的高楼林立,看着祖国的日益昌盛。我们不能够忘记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不能够忘记他们用鲜血抒写抒写下的忠诚。满腔热血铸造男儿英魂,身经百战打造顽强中国。这是我看了《雪豹》后最深的感受。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雪豹》。我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它只是平凡的记录了一位英雄——周卫国。也许这位英雄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但我却相信他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真是因为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周卫国才可能有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周卫国,一位上海的富家子弟,上着名牌大学,却因满腔热血杀了日本人而被抓捕,后经他父亲疏通各种关系,才保得一命,后来他又考入黄埔军校,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初入军营,他的自大,他的狂妄,引起了军校教官的不满。但是渐渐的他的自大与狂妄成为他自信的资本。他身上军人的素质也逐渐显露出来。射击、指挥无一不能,无一不精通,最终他被保送到德国军校。在德国军校,他还结交了当时敌对国日本的好友竹下俊,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当两国正式交第2页共7页战时,周卫国划地断交。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国的血性男儿。当国家利益受到侵犯时,能够将自己的儿女私情放到一旁,祖国的利益重于一切。抗日战争打响后,周卫国回到了祖国。加入到抗日战争的行列。但是由于国民党的消极抗日政策使得他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打消他抗日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