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党忘国观后有感“我深深体会到,改革时期,加强党对国家和改革进程的领导,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稳定是第一位的,在这里,我想通过我们的惨痛失误来提醒中国朋友:如果党失去对社会和改革的领导,就会出现混乱,那将是非常危险的”,这句话出自有着惨痛亡党亡国经历的戈尔巴乔夫之口。近期我们组织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之俄罗斯人在诉说”,整部影片以俄罗斯人的视角,分四个部分对苏联亡党亡国作了深刻的剖析,一家名叫“苏联”的小咖啡馆,人们在这里努力寻找那个已经逝去的国家,去追索一段永远抹不去的记忆。通过观看,首先我认为苏联亡党亡国绝不仅仅是一场悲剧,而是一次惨痛的灾难,苏联亡党亡国,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造成极大的挫折,原苏联分裂出15个独立国家伴随着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丧失,东欧各国普遍政治上实行以多党制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民主,经济上大肆推行私有化。与此相伴的是,社会生产大幅度下滑,通货膨胀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人民实际生活水平大幅下降,苏联解体时戈尔巴乔夫所预言的“各民族将繁荣昌盛”并未实现,就连古巴、朝鲜等国家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他们从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十月革命,从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到否定苏共的光荣历史。现在看来,这些不正视历史的言论和判断让我们是何等的痛心,一个人、一个国家连自己为之奋斗、流血、牺牲的历史都无法正视,又如何谈论国家的强盛与繁荣。而“重新评价历史”的动动一度使这些别有用心的人,思想上丧失了纯洁的人变得疯狂,歪曲历史,污蔑诽谤,这种所谓评价使苏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从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列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苏联历史,否定党的领导,终于导致了苏共人亡政息。第1页共3页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造成党内外思想的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也是苏联亡党亡国的又一重要原因,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的一系列偏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为戈尔巴乔夫搞“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埋下了伏笔。更有赫鲁晓夫改变党和国家的性质,提出“全民党”、“全民国家”,搞“工业党”、“农业党”,使广大工人、农民以及知识分子都搞不清自己身处在怎样的一个国家里,自己要建设一个怎样的国家,从而使整个社会变得严重混乱,一个人没有思想引领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国家、一个超级大国缺失了思想引领,那后果就可想而知了。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列宁时期,非常注重党的作风建设,严格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廉洁奉公,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脱离群众。列宁强调:哪里有群众,就一定要到哪里去工作。列宁坚决反对特殊,以身作则,不仅在十月革命时,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依旧保持简朴的生活作风。而在赫鲁晓夫时期,党风败坏,并且逐步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赫鲁晓夫不讲原则,瞎指挥,讲大话、空话、套话。勃列日涅夫时期党风更是严重败坏。党内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文牍主义非常严重。勃列日涅夫本人热衷于追求表面荣誉和奖赏。戈尔巴乔夫时期党内腐败更加严重。受他本人爱慕虚荣、喜欢出风头的影响,党内讲假话成风,普遍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坏现象。苏联亡党亡国,原因种种,肯定也不是一个两个能够说得完的,各种评论及猜测均有,但以上所罗列的几个原因是无论何时都不能有,且坚决予以防微杜渐的。苏联体制僵化、经济衰退,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我认为这也是其解体的根本性原因之一,苏联解体是历史的进步还是社会的倒退呢,对我们又有何指导意义呢,我们又应该从中总结什么,学到什么,来更好的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呢。我们应该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来观看这部教育片,每一种社会制度的发展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苏联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而且建设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开天辟第2页共3页地的大事,毫无经验可言,在许多方面的建设存在着经验不足,制度建设不尽合理的欠缺,轻视和民生有关的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官僚主义特权思想严重等等,这些都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