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剪纸教案剪纸教案集合8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驾驭系统的学问。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剪纸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剪纸教案篇1教材简解:《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十二篇课文。第1页共75页课文为我们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超群的姥姥。说她一般,她实在又不一般。一手超群的剪纸技艺,让全部人都赞不绝一。设计理念:“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改变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美丽,情感饱满,写出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课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浓浓的亲情。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联系课文仔细视察,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教学目标:第2页共75页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和善,剪纸技艺的超群,感悟剪纸中饱含的浓浓“祖孙情”.3.初步感受文章民俗语言的特点;领悟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和善以及剪纸技艺之“神”,体会祖孙情深。第3页共75页教学难点:通过让学生与文本接触,整体感知全文,为下一节课体会“祖孙情”打下基础。教具打算:多媒体、剪纸作品教学过程:一、导人1多媒体展示剪纸作品,观赏剪纸作品,激发学生爱好。板书:剪纸第4页共75页2.说说这些剪纸作品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何感受?3多媒体展示“姥姥剪纸图”,提问:谁在剪纸?(姥姥)板书:姥姥4今日,我们一起去看看——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状况1检查生字①写诞生字词,指名齐读。小屯择菜喂猪刁难啃食捂着岂知庄稼驮着薅草第5页共75页心灵手巧广结善缘清清爽爽②强调个别字读音,如:择(zhai)菜、刁难(nan)、薅(hao)草,齐读。2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写了什么?文章中的姥姥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点名回答(这篇课文主要讲解并描述了姥姥剪纸技艺超群广结善缘,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姥姥给我们留下了心灵手巧、心地和善、技艺超群的印象)三、走进文本,了解姥姥第6页共75页(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过渡:初读课文时姥姥给我们留下了心灵手巧、心地和善、技艺超群的印象,下面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走近姥姥,看看作者是怎么呈现自己的姥姥特点的?让我们一起到东北大平原上那个充溢喜气的小村庄去看看吧!1.出示农家生活图,配喜庆的“咱们屯里的人”音乐,指名说感受。2.走进这个小村子,你发觉了什么?(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这说明白什么?板书:心灵手巧第7页共75页3.好一个祥和的小村庄,大家的生活因姥姥的剪纸而更加精彩、有活力!齐读第一段。(二)精读课文其次、三自然段,体会姥姥技艺之“神”.过渡:课文开篇就将这个到处贴着姥姥剪纸的小村庄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感到姥姥剪纸技艺超群,深化人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其次、三自然段,体会姥姥技艺之“神”.出示自读要求:1.圈画出二、三自然段中能体现姥姥的剪纸技艺超群的语句,并第8页共75页简短的写下自己的体会和发觉。2.学生默读静思,圈画批注。3.沟通收获,感受姥姥的剪纸技艺之“神”。4.依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出示。A“一把普一般通的剪刀,一张普一般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①引导学生通过”普一般通“感受材料的平常;通过”翻来折去“感受姥姥剪纸方法的简洁。第9页共75页②反衬出”无所不能“”要什么就有什么了“,对比出姥姥剪纸技艺的超群。③点出这是正面描写。④朗读。是呀,普一般通的剪刀,普一般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却能变成各种各样的活灵活现的剪纸,这充分说明姥姥的剪纸技艺超群。(多媒体突出点红两个”普一般通“”无所不能“)B.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美:”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第10页共75页①指名读这段话。②这是乡亲们这么夸赞姥姥的,从侧面描写了姥姥的剪纸作品非常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