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工作意见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和组成部分,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路网结构的不断改善,现行的城乡公交客运模式,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为加快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进程,促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从20XX年起,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改革现有城乡公交客运模式,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构筑和完善从XX县区到镇和中心村的三级城乡公交客运网络,最终实现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保障。二、工作目标从20XX年起,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构筑和完善我市的城乡公交客运网络。具体分三步走:第一步,20XX年底前完善现有XX县区公交网络,改造开通XX县区东片至集镇的城乡公交客运;第二步,20XX年底前改造开通XX县区西片至集镇的城乡公交客运;第三步,20XX年开始全面推行集镇至村的公交客运,连接集镇至集镇之间、集镇至村之间的客运网络,切实提高城乡公交客运通村率,基本实现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目标。三、等级划分(一)一级城乡公交客运网,是指XX县区及通往城郊结合部的XX县区公交客运线路。其范围原则划定为:东至经十路,西至新镇广线,南至钱资荡,北至环园北路。(二)二级城乡公交客运网,是指XX县区通往各集镇的城镇公交客运线路。(三)三级城乡公交客运网,是指集镇通往集镇、集镇通往村之间的农村公交客运线路。四、实施原则(一)政府主导原则。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是事关民生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必须实行政府主导,市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第1页共5页全面履行职能,加强对城乡客运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建立城乡公交客运运行的长效管理机制。(二)统筹规划原则。市各有关部门、单位应树立“大交通、大公交”的理念,切实打破行政区划、部门职能界限和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加大协调力度,统筹规划,合理整合城乡公交客运线路和站点,充分发挥城乡公交客运资源网络化效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三)公交优先原则。市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从城市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把公共交通的建设、管理放在优先位置,在资金、用地、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使城乡公交客运能以畅通的道路、良好的车况、布局合理的线网站点,为广大群众出行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四)有序推进原则。对现有城乡公交客运经营,通过对经营车辆收购、改造等形式进行整合,成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紧密型公交客运经济实体,有序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工作。(五)便民利民原则。合力构筑布局合理、站点配套、道路畅通、车况良好、价格实惠的城乡公交客运网。坚持城乡联动,有序衔接,合力设置城乡公交客运换乘点,为城乡居民出行提供便利服务。五、实施要求(一)明确管理体制。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工作由市交通、城管部门牵头进行统一管理、协调和督促,其它相关单位按照职能密切配合,共同实施好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工作。(二)编制网络方案。以建设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为目标,由市交通、城管部门会同规划、建设、公安等部门,依据*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全市城乡公交客运网络方案,提出城乡公交客运线路、换乘点和公交站场的建设意见,报市政府审定后实施。(三)合理核定票价。本着公共服务、相对稳定、保本微利的原则,由市物价、交通、城管部门共同协调,在试运行的基础上,充分收集资料,按照价格定价和调价程序,合理确定城乡公交客运票价,并建立健全定价和价格调整机制。第2页共5页(四)规范营运车型。投入营运的车型要求与路况配套,同线车辆原则上要求同等档次。对路况良好的一级、二级城乡公交客运网络投入的车辆拟选择为带空调的中级以上公交型客车;三级城乡客运网络投入的车型按路况条件由市交通部门会同公交客运企业进行确定。城乡公交客运车辆实行统一的线路编码和标识,在车头上方、车身、车尾标明线路牌及标志(指示灯)。(五)统一站场设置。XX县区设置公交枢纽站,一级、二级城乡公交客运线路设置中转站和首、末客运站(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