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三单元第六课我爱我师《我与老师交朋友》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讲了如何与老师交朋友。它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前面一课的深化,并且是前面一课的方法论,因此,学好本课至关重要。本框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二是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第一层次主要讲述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应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第二层次主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处理师生关系、解决师生矛盾的方法和技巧。本堂课有个特殊的地方,就是——道理简单,但真的要落实到行动上却很难。所以对本课的设计就一个理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自发的想到应该与老师交朋友。然后再进行到“如何与老师交朋友”,这就简单多了。教学方法与策略大家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情境模拟、分组小品接龙、配乐朗诵。教学准备教师:(1)精读教材,提炼教学的主要问题。(2)搜集、整理针对性的教学案例,设计教学活动。学生:(1)收集以往与老师合拍的照片以及对自己成长影响深刻的老师事迹,课上与同学们共享。(2)针对“我喜欢的老师、老师欣赏和喜欢的学生”话题,做问卷调查或访问调查,找出共同点,课上与同学们交流。教学过程环节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课件展示一组体现师生欢乐相处的照片:(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音乐情境,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再以照片这种直观的形象,唤起学生对老师的美好回忆,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本课时的学习)展示《好大一棵树》作音乐背景,向学生表达我对学生的深爱之情、关切之情以及渴望与学生交朋友的情感需求。教师:在音乐的海洋里,你的回忆之河流淌出了哪些片段、哪些画面?请同学们展示师生欢乐相处的照片,与大家共同分享对自己成长影响深刻的老师的事迹。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活动一:校园短剧学生准备,上台表演“传统型的师生关系”!然后请学生谈谈这种关系对他们成长的危害。(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笑的过程中对“传统的师生关系”有所了解,并明确这种关系的危害,使他们自己意识到想要改变这种关系。)“请同学们给我或本班其他教师做出评价,优缺点皆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你希望能和老师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总结并提出对学生的评价和建议,让学生在师生互相沟通的过程中,自然得出新型师生关系的含义。(设计意图:这种在不改变教材思路的前提下,用“本班师生关系”的相关情境替代教材创设的情境,其理论根据是:新课改强调生活化原则,强调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活动二:感动的瞬间学生讲述与老师交往过程中,曾经感动过自己的故事。(设计意图:发掘学生交往的经验,激发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体验。)师:老师的关爱,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老师的教导,如甘泉般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田。春蚕,蜡烛,灵魂的工程师……都不足以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敬意。但是,一项日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调查,其结果却让我们大吃一惊。令人吃惊的调查七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害怕主动与老师交往这次调查由一份国内知名青少年杂志负责,涉及北京、上海等8个省市。在问到中小学生“你是否主动找老师说过话”时,结果76%的学生表示很少、从来没有或想找但不敢主动找老师说话。其中,有32%的孩子觉得“和老师没有什么好说的”,而其余的学生是因其他原因没有与老师主动交流。这些原因包括“怕自己说的话使老师不高兴”、“老师太严肃”、“我觉得老师不喜欢我”、“怕同学们说我拍马屁”。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对老师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敞开你的心扉,说出你的心语心愿。出示讨论题目: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是否害怕与老师主动交往,你有过哪些担心?2.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不敢主动与老师交往?3.你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讨论,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学生。要认真倾听,努力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联系自身生活经验的讨论、交流,认识到旧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是阻碍师生交往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