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初中语文《黄生借书说》优秀教案课前预习读准字音,熟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检阅有关袁枚的资料相关课程标准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学目标1、掌握“说”的有关知识,掌握有关作者的知识。2、正确朗读课文,领会课文内容。3、理解“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评价任务1.考察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的能力。2.考察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3.学生是否理解“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说”的有关知识,掌握有关作者的知识。2、正确朗读课文,领会课文内容。3、理解“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展示学习目标1、掌握“说”的有关知识,掌握有关作者的知识。2、正确朗读课文,领会课文内容。3、理解“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二、读课文1、找学生通读课文,其他同学标画不准确的注音,该生读后,给予纠正。(本活动的目的是:全班同学齐动手、动脑,清除课文生字。)2、再读课文。3分钟自由朗读,小组选派代表,展示练习结果。(本活动目的:巩固正确读音,熟悉课文)三、解题《黄生借书说》1、请学生展示预习成果,解释题目。2、教师总结展示:黄生,指青年黄允修。“说”是古代一种文体,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它同现在的杂文很相似,可以叙述可以议论。本文体裁是议论性散文,它是作者在黄允修向其借书时而作,以此鼓励黄允修。四、关于作者1、请学生展示预习成果,介绍作者袁枚。2、教师总结展示: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清代文学家。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3、有关作者(备用)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袁枚收录了许多鬼怪故事,以简洁明了的笔法,写成笔记小说《子不语》,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写有著名的《随园食单》,是清朝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五、疏通课文大意1、请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先小组内讨论,再展示小组讨论成果,之后,其他同学标画指正。2、教师指点难点字句。(将下列字词句,幻灯片展示,学生解释,教师指正)A、词汗()牛塞屋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故有所览辄省()记。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B、古今义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祖父古义:祖父和父亲今义:父亲的父亲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连词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对别人妻子的尊称3)子不闻藏书者乎子古义:(你)今义:儿子C、难句1)书非借不能读也: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夫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强假,勉强借来。3)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惴惴,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样子。摩玩,玩弄,抚弄。4)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起来。“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庋,置放;收藏。5)姑俟异日观:姑且等到日后再来看吧。姑,姑且、且。俟,等候、等待。异日,日后、将来。六、领会文章主旨1、本文主旨句(中心句)是哪一句?书非借不能读也。2、文章一共列举了几个例子?为了证明什么观点?天子、贵人、袁枚自己3、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事实论证、正反对比论证4、作者为什么作此“说”?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5、讨论a.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提示:一是二人家贫无书相似,再是两人借书来读相似,三是一个往往借不到,一个能借到不相...